沉痛悼念陇上学人柯杨先生
柯杨,1935年8月生,甘肃宁县人。1958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任兰州大学教授等,讲授过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民俗学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九年,兼任过国家教育部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顾问等职。
柯杨先生曾先后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以及甘肃省颁发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文艺终生成就奖”“百合花奖·终生成就奖”等奖项。
2017年5月16日下午三时许,柯杨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2岁。
值得一提的是,柯杨先生热爱楹联艺术,是陇上近代名医、联家柯与参(1903—1978)之子,1944年前后,还同近代陇上楹联大家黄文中先生比邻而居,自幼受其启蒙。
这里,我们特意从柯杨先生遗作中选录了四则同楹联有关的随笔,以为纪念。
柯杨楹联随笔四则
从一副对联所想到的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亘古无完人。”这是清代河北定县城隍庙里的一副对联。我真佩服这副对联的作者,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能有这种见解和写出来的勇气,的确不简单!贫家子女孝敬父母的,只能是粗茶淡饭,土布陋室,不像豪门贵族用山珍海味、广厦狐裘之类来奉伺父母,只要有一片孝心,让父母吃饱穿暖就是孝子了。这就是“论心不论事”的含义。而许多人在男女之情问题上,有时不免会想入非非、甚至邪念产生,但只要他不采取越轨行动,只是想想而已,也仍然不失为正人君子。因为,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更何况“食、色,性也。”这位对联的作者不像有些封建卫道士那样,口头上仁义道德,满脑子男盗女娼,而是说了实话而已。好个“论心亘古无完人”,真是一针见血!(2008年10月16日)
甘肃近代名士黄文中的西湖楹联
黄文中(1890——1948),字中天,甘肃临洮人,同盟会员,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曾翻译其师植原悦二郎教授的《日本民权发达史》。孙中山先生为此书题词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先生曾任职甘肃省教育厅、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兰州第一中学等教育机构。因痛斥邪恶、提倡民主、伸张正义而遭到地方军阀的暗中阻击,头破齿落,几乎殒命。养病期间,在杭州西湖俞楼寄居三年。他自己说:“对于湖山秀色,得以饱餐,虽阴晴雨雪,气象万千,而静心领略,足以涤除尘虑。”在杭期间,他遍游名胜,创作并题撰了十七副精彩的楹联,一一刻制悬挂。其联语和书法并美,真可谓“词翰两如神。”其中佳者如:题孤山公园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题韬光庵联:“湖光塔影连三竺,海日江潮共一楼”;题平湖秋月联:“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题补梅庵联:“莫对青山谈世事,此间风物属诗人”;题翠微亭联:“孤亭似旧时,登临壮士兴怀地;鹫岩标远胜,翻动平生万里心”。国学大师黄侃(季刚)为他的《西湖楹帖集真迹》题跋中有言曰:“今临洮即狄道,晋世辛谧善草隶书,黄君盖绍其坠绪者。近世书体唯诸城最难抚放,不得其意,未免有毡裘气,黄君独不然,洵可异也!”(2009年1月16日)
医的对联
清代名医徐灵胎有联曰:“一生哪有真闲日,百岁仍多未了缘。”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的老母逝世,他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达哀思:“独有痴儿惭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将远志、当归两味中药的名字嵌入其中)。清代浙江宁波名医范文甫撰有两联以明其志:“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江苏泰州某女名医则写了一副幽默的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能医,气能医,脾气岂能医。”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说法,这是说许多名医很有学问,进而从政,退而行医,都是高手。章太炎的医学水平就很高,处方也很有名。据我所知,许多名医不但诊断、处方是高手,在书法、绘画、操琴、历史、文学、金石等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这在其他行业是不多见的。(2010年8月13日)
一副拒绝走后门的对联
清代,浙人朱某回浙监考,为防止有人走后门,便大书一联于门,其词曰:“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这里的“渠”字作“他”解,指考生。)在人情重于法制,关系胜过原则的中国社会,有这样的表态也不容易。(2010年10月21日)
文章来源:甘肃楹联 2017-05-16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