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河南大学“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暨“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
  作者: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02 | 点击数:9413
 

  

  苗书梅(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河南大学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暨“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我是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苗书梅,作为本次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的主持人,我感到十分荣幸。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莅临此次活动的领导与嘉宾。他们是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研究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信息技术处处长王学文,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张永俊……下面我们首先请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教授致欢迎词。

  张宝明(河南大学副校长):在阳春三月,春色迷人,我看今天春光也非常明媚,在这个季节,能请各位专家来到我们河南大学召开这么个会议,来到古城开封这么一个小城,来到我们百年老校,我非常地高兴,非常地欢迎大家!尊敬的李松主任、各位专家学者,还有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各位莅临我校,见证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河南大学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这么一个盛典。一方面是共同见证,一方面也是我们和文化部共享成果,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我看了一下,刚才苗院长介绍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学者、每一位专家在这方面都是非常有造诣的,所以我们人不多,是个圆桌的会议,不分领域、不分先后,我们圆桌会议契合了学术的平等对话,也是一个高端的对话,所以能有这么一个会议——“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主题也很鲜明,因为这个题目,我刚才抬头看了看以后,也把我个人引入到这个领域,引起了我很多遐想。所以说呢,今天有两个事情,一个是揭牌,一个是学术研讨,对河南大学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河南大学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

  河南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历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从我们研究的传承来看,我们能感受到我们这种校风。著名学者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罗章龙、郭绍虞、姜亮夫、任访秋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曾执教于河南大学,培养了诸如袁宝华、王国权、邓拓、白寿彝、姚雪垠、马可、梁光烈等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近百年来,河南大学秉承了坚持真理、追求进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学术理念,潜心学术研究,繁荣人文社科,积极推动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昨天我跟咱们有关的领导、还有学者还有新闻媒体的同志谈到河南大学的时候,我简单地也把我们河南大学介绍一下。我们应该是1912年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个校园里面有三大国家文物在这。它是科举制度的终点,最后的一场科举考试就是在河南大学老校区进行的,但是呢,它又是1912年伴着辛亥革命的曙光创办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经过欧风美雨的洗礼,河南大学几经改名吧,我们都知道它有过坎坷和沧桑,在1942年它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大家都知道,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这个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应该说是国难当头,中日战争处于最关键的时刻,河南大学在这个时候,有一种民族的担当,有一种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很多的高校就此流亡在后方,河南大学一直坚持在前方与敌人抗战,与国家的命运时刻联系在一起,所以河南大学今天之所以能赢得同仁在兄弟院校的尊重,和兄弟院校的尊重,来自于它的国家情怀、它对民族的责任感、和民族命运总是联系在一块,应该说是一所有光荣历史、有担当的大学。所以今天我们能在这里面开这么个会议、能揭牌“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这个平台,我们感到对河南大学的百年历史又添了一个我感觉更好的平台,更为它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光彩。

  在讲河南大学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历史来看,我们看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20世纪20年代起,董作宾、江绍原、丁乃通、张长弓、孙作云等著名民俗学家先后于此开展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江绍原还曾任省立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80年代以来,以张振犁教授为首的中原神话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培养了程健君、高有鹏,陈连山,刚才我看到连山兄在这儿,因为我80年代在文学院读硕士的时候,我俩经常在一起聊天,他现在在北京大学,这个我们国家最高的学府,我看你的大作很多,我经常也在阅读。吴效群等一批有影响的民俗学者。我们吴效群教授就在这里啊,他在的这个由张振犁创建的这个团队,薪火相传,应该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形成了“中原神话学派”。河南大学历来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研究,建有文化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此次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我校共建的“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这个建立,是对我校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诸学科研究力量的进一步整合,必将在原有基础上促进相关领域的深入发展、可持续发展,借助这个平台、借助这股东风,我们的民俗学研究再出发,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在和李松主任、和王学文处长汇报的时候我们也表达了我们的夙愿。

  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作为文化部直属的科研管理单位,承担着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的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和发展工作,对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大学与“中心”在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共建是“中心”对中原文化艺术发展的支持,也是对我校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所以说我们非常感谢文化部的领导,感谢李松主任和王学文处长等一行,多次给我们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过去一直给我们支持,今天现在又亲自莅临现场,通过电话、邮件等等方式,今天在百忙之中能来到这里,我们非常感动,又很低调、又很朴素地来到这里,我们看到他们对我们的关心非常立体、很直接,所以它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担当,也会是一种学术的支持和担当,所以我非常感谢。在这样一种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也希望“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能够不负重任,勇于担当,能够传承老一代学人的优良传统,奋发进取,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为学术事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也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对“研究中心”的发展多支持、多帮助!最后我要再次说一声,对莅临此次会议、参加此次研讨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担当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谢谢大家!

  苗书梅:我们下面有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研究员致辞,大家欢迎!

  李松(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其实中心也做过很多类似这样的仪式,但是今天有点儿诚惶诚恐,这本来是一个学术研讨会,用这么一个对官方、其实对学者搞不好还显得无聊的这么一个仪式,让大家诸位学者陪在这儿表示道歉,这个仪式其实我们可以更简朴一点儿,用不了大家那么宝贵的学术研讨时间,所以我尽量减短。首先代表中心表示祝贺。这是程序化的,我简单地介绍下中心。其实中心呢各位专家都了解,它的历史、现状,一直以来我们在座的好多都是老朋友,它是专门干这方面工作的。我老是叫它服务中心,就是给各位专家服务的,把专家想做的、国家需要的民间这一块做好。从上世纪70年代咱民俗学界为钟老、马学良这样的一批专家学者所带领的一批专家学者服务,为戏曲界、舞蹈界、音乐界的老先生所倡导的《十大文艺集成》服务。这一服务呢跨了六个五年计划,《十大集成》到现在,香港、澳门还在编,我最近在编澳门卷,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包括我们土生葡人的音乐、艺术,以前纳入到中华文化版图当中没有系统做过,包括澳门的宗教、文化,通过《十部文艺集成》是很好的展示,非常有意义,简短说这是上个世纪。进入这个世纪呢,我个人觉得可能综合文化的研究伴随着国家文化越进入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要靠近它当代应当存在的位置的时候,可能综合研究就更加地迫切。所以中心展开节日志,当然也包括有抢救性的,像史诗这样抢救性的国家工程,其实这种工程还是为专家服务。一个节日志,三百多个课题组,两千多硕博研究生,一百多位博导,干活儿的都是这些人。服务平台是哪儿呢,是中心,给大家做好服务。然后同时呢中心在文化与科技领域,尤其进入本世纪初,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科技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进入新的时代,我们从最初很肤浅的把文化资源拷贝成数字资源,直至到现在我们在做音乐的测量、人体动作的测量、人类文化基本数据的测量,到信息化的整备、到传播、到展示全领域的技术关注和文化事象的应用,包括我们新的项目里面的数据库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大量使用,包括我们现在所设计的国家的科研项目的立体化设计,所以我们一个节日志里包含了中国的传统知识、包含了引进的学术的民族志、文化志的概念,包含了影像人类学的大量的学术内容,包含了数据库技术的项目成果,已经不是一套纯书。是包括我们觉得应该影像也能成为典籍、数字也能成为典籍,跟我们衔接我们古老文化传统能够面向未来的这样一种工作的方式。那么在跟这个仪式相关的呢,就是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跟高校院所的合作,所以现在有三十多个基地,中心有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只挂牌不干事的不做,所以一定要有具体实际的内容。所以我们有一个基地,在云南大学的基地,就这近五年来做到的项目中就五十六项,国家的相关项目,成果非常好。所以中心在上个世纪主要工作的联系对象是各省的艺术研究院所。《十部集成》实际上推进了我们国家的艺术科研院所在“文革”后的恢复,在一批文化部的老领导、艺术界的这些老专家的倡导下,在各地原有基础上恢复了各地的文化艺术研究,做集成的时候都叫所,现在有一半都叫院了。除了延续这种工作联系以外,中心在本世纪初之后,这些工作跟各地高校、跟科研院所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实际让我归纳就俩字:服务。就这个基地来说,中原是个历史文化概念、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概念,这个在国家关于中原经济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考虑。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化怎么表达、文化怎么做,可能是我们这个基地要尽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五六年前我们就开始这方面的合作,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合作,觉得一批学者或者一批研究者愿意在院所做工作,我们中心就尽力提供我们能做的帮助,在已经展开过的项目基础上再能有新的项目,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心可能越来越多地会介入保护工程的纪录。我个人一直认为,研究性的记录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专门领域,它就是一个主要的方式。我们认知我们的遗产,研究好,记录好,其实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因此在这方面也可能我们能进一步地在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组织管理下,我们也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我是特别希望我们的科研力量、院校、知识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更多的工作,做更多实际的工作,因为文化系统对非遗保护不是一个准备充分的系统,这是大文化,有赖于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我们希望在河南大学的领导下,在各位从事研究的各位学者的积极参与下,能够把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中原民间文化研究的重镇。谢谢大家!

  苗书梅:好,下面我们有请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张永俊女士致辞,谢谢!欢迎!

  张永俊(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尊敬的张宝明校长、尊敬的李松主任,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桃花盛开的三月能回到河南大学,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活动。受河南省文化厅孙鹏副厅长的委派,我在这里呢代表河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对今天在这里举行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河南大学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呢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那么现在正好恰逢全国各系统、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之际,我们就是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河南大学共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成立,我们觉得意义非常重大,我们也衷心祝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河南大学精诚合作,共同促进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蓬勃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民族民间文艺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祝愿河南大学兴旺发达,明天更美好!预祝“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原文化研究”2017-04-27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第四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7)招生简章
下一条: ·中央民族大学:强化民俗学研究问题意识
   相关链接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
·[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程浩芯]民间信仰研究的文本进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