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沉痛悼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腊翁
  作者:编辑 姚昌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6 | 点击数:365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古达楞格莱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腊翁不幸于2017年3月18日在三台山乡邦外村委会邦外村民小组逝世。

李腊翁
 
  李腊翁,男,德昂族,1928年12月5日出生在芒市三台山乡帮外村。他自幼酷爱德昂族民间文学和诗歌,尤其对德昂族民歌情有独钟。但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拜师学艺。可他仍然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偷师学法。
 
李腊翁进行德昂民间文学、诗歌创作
 
  他利用各种机会暗中自学,满怀激情,经常利用婚礼和群众聚会,用民歌演唱的形式热情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他创作和演唱的诗歌感情细腻,语言朴实,比喻生动,民族特色浓郁。主要作品有《寨柯》、《你变菜我变锅》、《看到一朵美丽的山花》、《我在半路等着你》等,其中《你变菜我变锅》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1979年光荣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民间诗人座谈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音乐师”;2006年8月被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从事文艺工作五十周年以上文艺家”称号。于2009年5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传承人。
 
  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昂族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简介
 
  德昂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也是云南“直过区”的跨境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德昂族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与创造能力,给人类留下了独具民族特色、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的创世史诗,德昂语意为“最早的祖先传说”。2008年6月7日,入选国家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迄今发掘、整理并出版的唯一一部创世史诗,全诗长1200余行,史诗与其他民族的创世史诗不同,情节单纯,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反映了德昂族人对茶树的图腾崇拜。
 
文章原载微信公众号2017-03-21《魅力德昂山》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神话有何用?从神话中探索人类文明起源
下一条: ·传统工艺 VS 环境保护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