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四川博物院新馆自2009年正式开馆以来,无论是全国首创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还是博物馆“微课堂”,都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重保障,促均等”的原则不谋而合。通过推动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帮扶基层博物馆建设以及延时开放等措施,四川博物院兜住了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为四川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流动博物馆扩大服务半径
欣赏文物、品析书画、阅读书籍、专家帮忙“鉴宝”……作为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自2010年启动以来,将展览带出了博物院,送到了边远山区和基层百姓家门口。7年里,流动博物馆共展览80次,接待观众超过百万人次,累计行程13万公里,足迹遍布全省37个市(州)、县,有效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在平衡公共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我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到四川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自己参与画像砖拓片制作,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在广安,流动博物馆举行的“古风雅韵——院藏工艺美术”和全新的“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展览,开展首日就吸引了近万人前往。据现场一位对外汉语专业的女生介绍,在“大篷车”里,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展示柜、展板、悬浮成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欣赏到文物实物及复仿制品,还可以看到文物故事的展板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应该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把更多的公众请到博物馆,二是让博物馆走进大千世界。”四川省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四川省博物院虽然年观众流量能达到100万人次,但全省依然有80%的人从没进过博物院。如何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如何让深藏闺阁的珍贵文物被人们熟知?“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诞生正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益探索。
据悉,为增加流动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文化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四川博物院还逐步探索流动博物馆分馆模式,2015年先后在巴中、达州两地分别建立了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分馆,让更多的基层民众得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服务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针对这一要求,四川博物院也已作出了探索。
看蜀绣宣传短片、参观蜀绣双面绣和单面绣、领取绣蜀绣所需的针线和剪刀……为了让孩子们感受非遗的魅力,四川博物院已举办了4期暑期少儿蜀绣培训班。与此同时,“小小讲解员”活动已走过6个年头,除了培训与实践,四川博物院还策划不同主题文化考察活动,带领表现优异的“小小讲解员”走出四川,实地探访各地的历史文化遗迹。
此外,为解决博物馆教育中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资源均等化问题,2015年9月,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博教所”),这个全国首家青少年博物馆研究机构,致力于搭建全省馆校合作平台,让全省学生都能享受和利用到博物馆馆藏资源。
2016年8月,博教所首次尝试博物馆远程教育课程(历史微课堂)的设计与开发,制定并推出了博物馆远程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堂课《蜀风汉韵——从画像砖走进汉代历史》,邀请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历史老师叶德元到馆现场授课,并将课程录像、制作成课程资源送往阿坝和甘孜两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惠及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师生。
这个项目的建立,让博物馆的利用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当它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全省约960万青少年儿童均可在线实时上课、提问、答疑、互动。据悉,目前在该系统注册、可以享受微课堂的学生已经超过500万。下一步,博教所将与四川省电化教育馆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并搭建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真正实现全省中小学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共享博物馆教育资源。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年3月9日第8版 【本文责编:赵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