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非遗传承,何必独占独享
——专家谈名人故里之争
  作者:记者 韩业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7 | 点击数:1341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近日,浙江萧山与诸暨两地关于谁才是“西施故里”的争论,再次引起社会对名人故里之争这一老话题的关注。

  “很多地方拼命争抢名人故里,但非理性的争抢是没有意义的。”著名人文学家李汉秋解释说,一个名人的故里到底在哪个地方,本身是个学术问题,应由相关专家学者认真研究论证后方能得出结论,不是谁的嗓门大,名人就是谁家的。而一些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孙悟空、潘金莲,本来就是虚构的,如果还要争夺其故里,就显得十分荒谬可笑。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某个历史人物出生、成长、成名可能在不同地方,这些地方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名人的遗迹,因此各地也就以这些遗迹为依据,力证名人是他们那个地方的。”李汉秋说,这些年关于李白、诸葛亮、赵云、朱元璋、曹雪芹等名人故里的争夺,皆属于此。

  “与其争论不休,不如合作共享。”李汉秋认为,在各说各话的情况下,预设立场的争论短时期内谁也说服不了谁。地方争夺名人故里,无非是看上了名人的名气及其附着在名人身上的文化,而这些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从来都不应该也不可能靠独占独享来完成。”

  当年,关于梁祝故里的争议一直延续多年。后来,浙江宁波、杭州、上虞,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汝南,达成了“梁祝传说”联合申遗的共识。2006年四省六地的“梁祝传说”进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申遗后,各地均加强了对梁祝遗存的保护与抢救,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15年,四省六地共同发布了《推进“梁祝传说”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倡议书》。正如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所建议的,各梁祝文化遗存地不要再强调“故里”的概念,应该共同将梁祝文化推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

  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文化,也是由湖北秭归、黄石,湖南汨罗,江苏苏州三省四地联合“打包”合作进行的。

  很多地方争夺名人故里,对名人身上承载的文化可能并不热衷,更多的是想借名人名气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即便如此,也应该加强合作。现在如火如荼的共享经济理念,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李汉秋举例说,如果争夺名人故里的几个地方相距较近,就可以规划出一条旅游线路,把各个地方串联起来,聚拢人气,还可以共同推动区域内交通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即使彼此离得比较远,在宣传上也可以“抱团取暖”,比如每年可以在同一天举办纪念活动,宣传效果远比一个地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单打独斗好得多。

  “现在很多争夺名人故里的地方,对于其名人文化的挖掘、整理都远远不够,难以开发出跟名人资源相匹配的文化产品,名人文化的附加值还比较低,难以形成以名人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条。”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孙佳山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根本不是一个县、一个市所能完成的,所以争夺名人的各个地方需要牵手合作,首先从发掘整理名人文化入手,把附着在某个名人身上的文化价值研究深、研究透,最好形成一个体系,进而在国内外扩大知名度甚至形成品牌。当某个名人文化真的出了名,该名人的出生地、成长地自然都会跟着“沾光”。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地方总是想吃独食,可又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李汉秋建议,一方面各个地方都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狭隘思维,尽快停止争夺,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引导和协调,不能当甩手掌柜。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5日第5版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西施故里之争为何再起波澜
下一条: ·传统文化“日用”方能不竭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