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黑龙江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作者:记者 张建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6 | 点击数:1417
 

  本报讯 为推动黑龙江省戏曲艺术繁荣发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日出台。《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黑龙江省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和保障激励机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创作生产一批彰显地域文化和黑龙江精神的精品力作。

  《意见》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支持京剧、评剧、龙江剧、龙滨戏、东北地方戏(拉场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发展。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戏曲剧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抢救性记录和保存。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建立戏曲信息数据库,运用现代科技对各剧种优秀传统保留剧目、现存地方戏曲文献资料和散落在民间民俗中口口相传的传统戏曲珍贵史料进行整理和保护。实施京剧、评剧、龙江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加大对老一辈戏曲艺术家的舞台艺术实践、艺术精粹、历史记忆的挖掘和保护力度。

  《意见》指出,制定实施黑龙江省戏曲精品创作生产五年规划,充分挖掘黑龙江省特有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文化内涵,主动讲好黑龙江故事,形成剧目创作以原创为主,恢复、改编为辅,剧目题材以现实题材为主,传统、新编历史题材并举的剧目生产态势,做到“演出一批、创排一批、筹划一批”。

  《意见》还要求通过加强戏曲人才培养、改善戏曲生产条件并支持戏曲演出及设立艺术专项发展基金等方式,加大戏曲普及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年2月16日第1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非遗法》颁布五年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下一条: ·山东:非遗传承带活“一盘棋”
   相关链接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
·[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姜国洪]论黑龙江当代民间文学的饮食民俗
·[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中国戏曲志·澳门卷》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刘璐瑶]黑龙江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移民情结·[姜国洪 杨敬龙]论张爱华散文中的民俗书写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闭幕 近19万观众感受“沉浸式”戏曲艺术魅力
·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杭州拱墅首届大运河戏曲节:让老传统成为新潮流
·[吕珍珍]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宋俊华]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
·[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宋娟 尹丽娜]黑龙江省宁安市镶黄旗尼玛察(杨)氏鹰神祭的传承
·[刘凯绮 刘阳月]论《黑龙江外记》中方言与民俗文化· 博物馆型保护的戏曲样式如何变为动态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