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正式出版。2017年1月15日,这部书的首发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座谈会由中国民俗学会、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主持座谈,参加座谈会的领导、专家有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内联络部主任侯仰军,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伟荣,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金琴龙,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云飞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聊城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伟荣在座谈会上致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主编金琴龙介绍了本书的编纂情况。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聊城大学的代表接受了赠书。
一、关于中国大运河(嘉兴段)申遗情况
地处杭嘉湖平原江南腹地的嘉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穿城而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17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人类遗产,也是孕育嘉兴城市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流淌不息,已融入了嘉兴的血脉,绵延110多公里,奠定了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对嘉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及自然景观,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嘉兴作为大运河重要申遗城市之一,共有6段河道、2个遗产点入选其中。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运河遗产普查、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实施了运河遗产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完成了运河遗产界桩、标识系统设置,以及两个运河文化遗产展示馆陈列展示。特别是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嘉兴大运河(嘉兴段)监测中心,受到国际遗产专家和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二、关于这部书的策划背景
这部书的策划、启动,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中国大运河申遗已进入了最紧要的阶段。嘉兴市的初衷,是为了配合运河的申遗,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彰显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大运河的遗产价值,首先在于运河河道本身,以及运河沿线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们承载着运河的古老历史,是运河曾经辉煌的明证。但运河毕竟是一条流淌了2500年还没有衰竭的河流,除了物质性的遗存,它留给我们的还有运河水所滋养的生活。将运河比作一幅长卷国画,运河人民的生活构成了画中必不可少的细节,缺少这部分内容,画卷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有鉴于此,嘉兴市将关注的焦点落在运河船民身上,为这个日益边缘化的群体撰史、立传,通过船民的口述历史,从一个具体而微的角度,呈现大运河的独特文化价值。
嘉兴地处东南,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运河沿线的一座重要城市。嘉兴境内水网密布,以运河为骨干,共有八大水系。过去,人们的生活对船极为依赖,外地的物资由船运入,本地的特产由船输出,船又是连接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航船、栈船,其作用等同于今天连接城乡的公共汽车,渔民捕鱼靠船,生意人做买卖靠船,甚至打拳卖药、唱曲演戏都以船为载体,部分船民甚至没有陆地上的居所,常年以船为家,生老病死都在船上。可以说,嘉兴的船民群体,在运河江南水系乃至整个运河流域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近几十年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船民群体正在急剧缩小,大部分船民已经不操旧业,上岸定居,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人年事已高。为船民群体留下一份客观、真实的记录,刻不容缓。
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运河船民生活口述历史调查工作,正是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运河保护与研究而启动的一个重要创举,旨在切实加强大运河嘉兴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留住“母亲河”的血脉与基因,留住文化记忆与乡愁,进而引发学界、全社会对整个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关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嘉兴文艺网 2017年01月17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