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本身就不太爱过节的人,我对圣诞节这种舶来的“洋节”就更加无感。去年的12月24日晚上,我不以为意,一切如常,因为其他事拦了一辆出租车出门,上车后路过热闹的商业区,司机一边吐槽过节人多导致堵车,一边对我一通“盘问”:“你不过节吗?怎么一个人出来?”“你有男朋友吗?”“有?那还不过节?这算什么男朋友……”
我有些语塞,但心下暗暗称奇:圣诞节竟然已经如此普及和深入人心,而且被司机师傅几乎等价于情人节,成了年轻情侣尤其男朋友一方的“义务”。
我虽非教徒,也无专门研究,却也非常确定,圣诞节在西方并非如此。这个漂洋过海而来的“洋节”,一定在中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已经演变成“中国特色”的新传统佳节。
看着两旁徐徐退后的北京街道,每家商场门前都立着高大的圣诞树,挂满了缤纷的装饰品;精致的餐厅里坐得满满当当、一桌难求,电影院也大抵是如此;路边小摊突然都卖起了苹果,裹上了漂亮包装纸变身“平安果”的苹果身价翻倍——这个来自与“平安”谐音的节俗明显是中国特色的创作,但已经普及到了大江南北。节日的气氛确实浓郁。
但在一片“圣诞快乐”的祝福声中,每年在这几天也总会听到有人呼吁不应崇洋媚外、大过洋节,要重视我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甚至真有人发起抵制活动,披上汉服高举标语牌。——过洋节到底意味着什么,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它又意味着什么,才让这么多人愿意在这一天欢庆?
圣诞的好处就在于它自远方来
大家都知道,圣诞节是宗教性节日,所纪念的是圣子耶稣的诞生。所以按理说,这应该是属于基督教社会的节日。但如今中国人所过的圣诞节,最大的特点或许就是宗教性之弱,弱到了基本没有的地步。它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流行现象,远未局限于教徒的圈子之内。
说“中国”是有些以全概偏的,细分析一下,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范围,主要是生活在城市、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会聚在一起过节的,一般是恋人、朋友、同学、同事……方式则是聚餐、电影、商业街、酒吧……如果要概括一下节日心态,大概就是——没想太多,玩得开心就好。——在西方,圣诞明明是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但到了中国,它仿佛变成了狂欢节、情人节的分身。
这很好解释。宗教性,关心的人确实有限;而举家团圆的节日,中国人实在并不缺少,即将到来的春运,就将用规模巨大的年度人口迁徙再次证明这一点。中国人缺的,还就是玩玩闹闹、浪漫一晚的节日。
中国传统的节日体系,从起源上以节令为主——比如一年的伊始,四季的节气,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而其上的文化意涵,最重视的是宗族关系和家庭成员,形式则常常是祭拜祖先、合家团聚等。近现代以来多出的许多新的节日,则往往带有政治性、制度性的色彩,比如国庆节、劳动节。
祭拜祖先是多个传统节日的首要习俗
节日之所以不同于平常之日,就在于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凝聚着一时一地的特定风俗、信仰形态或生活方式。当人们的生活从传统农耕社会进入了现代城市,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传统节日也就显得有些遥远和“水土不服”。比如原本次要的社会关系像同学、朋友、同事在新环境中变得重要,人们很自然地就会需要可以供大家欢聚的节日,而那些有政治意义的新节日,也很难承载这样世俗化的需求。
所以圣诞节的好处就在于它的外来和陌生——没有回家团圆的义务,没有隆重高上的意义,也没有需要郑重安排的假期,有的是缤纷的装饰和欢快的音乐。年轻人可以没有负担和阻碍地将新的情感需求附着其上。就这样,原本庄重的圣诞在中国成了一个轻松的、时尚的、浪漫的节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2016年12月24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