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徐赣丽:拓展民俗学研究的三个方向
  作者:徐赣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6 | 点击数:383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一些学科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边界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其建立之初,民俗学学科更多关注人类的文化遗留物。今天,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以及乡村和生态环境时刻发生改变,一些过去的民俗也随之消失和变化。在此基础上,民俗学需要深入反思和调整自身的学科建设,以应对现实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当代社会也为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在广泛开展的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人们日益重视优秀民俗文化,发掘其现代价值。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民俗学面临着拓展学科发展新方向的任务。综合国际国内民俗学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民俗学学科应该加强和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即都市民俗学研究、应用民俗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研究。

  关注都市生活和文化实践

  当前,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推动着人们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中国民俗学需要关注都市人群更为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相较于过去更多关注农民和乡村民俗文化的状况,当下的民俗学研究应当进一步介入都市社会生活,从而扩大自身的关注领域和研究范围,并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共享知识更新的研究成果,增强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解释能力。

  民俗学对都市文化现象的研究虽然早已有之,也开展了不少田野调查活动,但以往的研究在把焦点从乡村移到城市的过程中,仍然执着于寻找都市里的“土著”,其研究的重点还是限定在过去的旧的民俗挖掘上,很少突破学科原有的边界。还有的研究虽然把研究对象从过去转向了现在,但研究的视角、观念并没有随之进行调整和转换。目前,都市民俗学主要集中在对谣言和都市传说的研究,以及对都市里传统的庙会、节庆等活动的研究,而对都市中新的生活方式,比如茶道、品香、插花等文化现象的关注还比较少,对这些新的研究领域大多缺乏深入系统的调研,未能提供详尽的背景材料,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研究。另外,我们需要考察当代都市语境下传统民俗的命运,如传统民俗在全球化时代是否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又如何嵌入都市人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对都市民俗的生存形态和特点进行及时的观察、记录和研究,揭示都市人的生活呈现何种新的特点,以及这种生活方式与历史的接续性,等等。与此同时,在城市社会空间流动性增强以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文化的空间传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都市民俗学研究需要拓展新的方向,更新已有的研究方法,以新的田野调查方法应对都市的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民俗学也需要把眼光投向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目前,民俗学研究者对手机短信、网络谣言、流行时尚等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预示着民俗学朝向大众文化研究的趋向。民俗学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研究领域,更新学术视角,也可以共享诸多文化研究成果,建构民俗学研究的新理论。

  除此之外,我国民俗学研究今后还需更多关注对新群体生活的文化研究。例如,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全方位改变传统的生活形态,科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发明和掌握科技的群体,以科技和信息的发明创造引起我们的生活革命,他们在社会中逐渐占有重要位置。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然跟科技紧密相关,对他们的生活品位、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的研究也应成为今后民俗学研究的新课题。这也有利于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为促进民俗学的发展开拓新领域。还有一些民俗学研究者已经注意到都市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传统民俗的态度问题。当代都市民俗学的研究需要关注这一群体如何塑造都市新的生活方式,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民俗应用研究大有可为

  为了契合时代和现实社会的要求,民俗学应该大力发展应用民俗学研究。谈到应用,人们大多会想到民俗旅游、民俗节庆产业和民俗化商品等经济领域的应用,而很少注意到民俗在参与国家文化建设、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如构建民俗文化符号,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含义和文化价值,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备受重视,这使民俗从地方文化层面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文化层面,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式的提出,以及整个社会文化消费带动的文化商品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形势,民俗应用研究将大有可为。同时,在促进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地方文化和综合防灾减灾等方面,民俗学也可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今后的民俗学应用研究,还需要结合国家文化建设的目标,为提高国民的幸福生活指数,满足人们的情感生活服务。

  直面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

  民俗最初是指“曾经流行的古老遗存”,民俗学曾经是研究文化遗留物的学问,热衷于对奇风异俗的搜寻和比较。早期的民俗学研究者以研究相异文化为主,怀着好奇心去一些偏远地方的异域社会作调查,这自然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如今,不少民俗学研究者仍醉心于对偏远的古老传统的搜集和研究,对奇异的风俗情有独钟。他们对偏远的异域他乡充满兴趣,同时对乡土、传统文化充满浪漫化的想象。他们有的倾向于礼赞过去,认为现代化对传统的家园造成毁坏,于是在研究中时时弥漫着浓厚的乡愁。虽然寻找奇风异俗是民俗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全球化影响下,各地文化也会呈现出同质化趋势,过去“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乡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民俗学研究不能只是专注于研究奇异风俗而日益步入狭窄境地,而是应当更多关注日常生活的研究。虽然“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不少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和研究的焦点,但在当下中国民俗学界,这方面的理论阐发还比较薄弱,缺乏结合人们日常生活进行研究的典型个案。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必须直面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而不是那些特殊化的、被挑选出来的民俗。事实上,一些研究关注的被挑选出来且打上了特殊标签的民俗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成分,带有较多的偶然性。许多所谓古老而奇特的民俗,其实是被一些人有意挖掘出来并加以夸大和包装的。因此,民俗学研究要从远方他者、从古老的传统回到当下的现实,从关注奇异风俗回到日常生活,关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易察觉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职责。

  民俗学新的研究还包括关注媒体、网络、信息、大数据等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民俗学学科要更新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如超越传统的时间研究,关注文化空间;超越单项的民俗解释,关注文化的内在逻辑;超越民俗的功能研究,关注文化的结构,并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推进学科发展,如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寻求利用大数据进行民俗研究,等等。

  总之,我们要看到,当代社会的发展呼唤民俗学拓展学科研究方向,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方法。国家的各项文化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以及学界日益重视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向,这些都为民俗学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继承传统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民俗学研究需要打开新的研究领域:从传统向现代、从乡村向都市、从民间文化向大众文化、从搜集奇风异俗到探求日常生活,以此不断开拓学科研究疆界,与现实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逐步完善和更新学科自身建设,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和文明传承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0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冯骥才:《平安夜》的民间记忆和历史记忆
下一条: ·年俗三千年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