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征稿|亚太仪式、节庆与社会文化实践
  作者:《民俗曲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17 | 点击数:2442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題 徵稿啟事

  Ritual, Festival and Socio-Cultural Practices of Asia-Pacific Society

  專題摘要截稿日期2017年1月15日專題

  論文截稿日期2017年6月30日

  200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指稱:「無形文化遺產指各社區、群體、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與文化場所。無形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按上述定義,無形文化遺產包含了過去以「民俗」指稱的五個基本文化形式:

  一、口語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做為媒介的語言;

  二、表演藝術;

  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手工藝。

  十餘年來,該公約不但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社會文化實踐,也促成新的學術議題。2015年臺灣文化資產法進行重大修訂,增列許多既符合臺灣社會需求現況,又與國際接軌的項目。雖然如此,尚存在若干爭議。例如:擬定條文的文化資產局雖然採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五個無形文化遺產的分類概念,但是除了有些文字微調之外,與「社會實踐、儀式、節慶 」 相關的、全稱性的「民俗」尚保留在條文之中 ( 第三條第二款第四項將原有的「民俗及有關文物」正名「民俗」: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信仰、節慶、民俗藝能與製作技術)。這個官方的詮釋,不僅忽視無形文化遺產重視文化多樣性視野,繼續造成原住民族無形文化遺產指定的困局,更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所涉及的差異性的社會組織與價值的問題。此外,也衍生批判性研究當代社會中的「 民俗」之需求。針對前述的社會文化事實,歡迎下述主題論文進行「 亞太儀式、節慶與其社會文化實踐」的深入探討,例如:當代社會民俗想像的社會意涵、新文化形式的全球化行動,文化機構與無形文化遺產保存、特定的文化如何界定無形文化遺產,以及相關的社會文化衝擊如:國家文化政策與地方社會、主流社會文化思潮與原住民社會、文化遺產價值與社會競合等議題。「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題由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及亞太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嵩山教授策劃、主編。竭誠歡迎以實證資料探討上述主題的論文。

  有意投稿者請於2017年1月15日前將論文題目及摘要(300-500字,以中文或英文撰寫均可), email 至 shihhoch@ms6.hinet.net 《民俗曲藝》編輯委員會收,編委會將回覆是否合乎專題徵求。投稿信請註明姓名、電子郵件信箱、通訊地址、手機/電話等資訊,以便連絡。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題論文截稿日期為2017年6月30日。論文撰述格式請參見《民俗曲藝》「稿約」、「撰稿體例」, “Submission Guidelines”。

  王嵩山教授主編專題系列

  《民俗曲藝》第193期(2016.9)目錄(摘要參見 http://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tw/2016/10/ii.html )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專輯II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 / 王嵩山

  跨文化表演的研究途徑:臺灣一場緬甸音樂表演的互為主體與多點民族誌研究 / 呂心純

  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 / 林曜同

  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的主體性與真實性建構:臺東池上水圳耕作區與花蓮壽豐河川地種植的案例分析 / 張育銓

  「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與地方實踐:以「雲林六房媽過爐」為例 / 徐雨村

  《民俗曲藝》第192期(2016.6)目錄(摘要參見http://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tw/2016/08/i.html)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專輯I

  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 / 王嵩山

  傳承的挑戰:排灣古樓巫師傳統的衰微與復振 / 胡台麗

  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 / 呂玫鍰

  花樣本:貴州苗族刺繡技藝傳承與地方社會 / 何兆華達邦社戰祭歌謠作為口傳音樂文化遺產的研究 / 呂鈺秀

  《民俗曲藝》第186期(2014.12)目錄(摘要參見http://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tw/2015/02/ii.html#more)

  文化遺產與記憶專輯II

  文化遺產與記憶:導言 / 王嵩山

  文化遺產的脈絡、記憶與詮釋:以萬山岩雕為例 / 王美青

  信仰、記憶與建構:談六房媽過爐 / 黃漢偉

  臺灣媽祖廟現存「御匾」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集體記憶與政治神話 / 李建緯

  《民俗曲藝》第185期(2014.9)目錄(摘要參見http://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tw/2014/11/i.html)

  [文化遺產與記憶專輯I]

  文化遺產與記憶:導言 / 王嵩山

  朝鮮宗廟祭禮樂的當代保存與記憶 / 黃心蓉

  當「做花」成「做人」:施洞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與變遷 / 何兆華

  創世史詩梅葛的記憶:楚雄彝族歌謠的傳統與再現 / 黃季平

  《民俗曲藝》第176期(2012.6)目錄(摘要參見http://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tw/2012/06/blog-post.html)

  [物、地方知識與空間觀專輯]

  導論:物、地方知識與空間觀 / 王嵩山

  物質性、符號與美感所在:陶壺世界的感知詮釋 / 萬煜瑤

  京都祇園祭宵山的文化展演與空間 / 黃貞燕

  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建築空間之變遷 / 蔡侑樺、徐明福

  遺產做為一種空間識別:花蓮豐田社區的遺產論述 / 張育銓

  《民俗曲藝》第166期 (2009.12) 目錄(摘要參見http://ritualtheatreandfolkloreat.blogspot.tw/2016/05/blog-post_61.html)

  [民俗實踐、物與時間觀專輯]

  導論:民俗實踐、物與時間觀 / 王嵩山

  找吃找穿的時間:貴州施洞苗人曆法實踐中的我群建構 / 何兆華

  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現 / 胡家瑜

  "Tradition,? Internal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Time in the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Seven-Stringed Zither (Qin) / Tsai Tsan-huang

  賽夏音樂中的時間疊置與延展 / 呂鈺秀

  臺南廖枝德司阜落篙程序之研究 / 林宜君、吳宗江、徐明福

  形式‧變貌:大溪木器形式風格之探索 / 賴明珠

  《民俗曲藝》第161期 (2008.9) 目錄[身體、藝術與社會專輯]

  導論:身體、藝術與社會 / 王嵩山

  身體自主、理性主體與戲劇想像:尼采與亞理斯多德 / 吳承澤

  身體.歷史.性別.權力:舞蹈劇場與臺灣社會,1980s–1990s / 陳雅萍

  浪漫化的瘋癲:戲曲中的大腦疾病 / 蔡振家

  排灣族藝術圖像中「人」的形體與意象分析:從神話與雕刻談起 / 萬煜瑤

  歷史紀念館的展示敘述:身體、紀念與歷史關聯的初步探討 / 曹欽榮

  《民俗曲藝》第157期 (2007.9) 目錄

  [展示文化專輯II]

  導論:展示文化 / 王嵩山

  異、色、毒:北東南亞山地族群的觀光圖像 / 謝世忠

  形塑茶藝:臺茶博覽會之展示建構與想像 / 駱鴻捷

  文化產業中文化如何展開? / 劉大和

  產業遺址製造與城市形象工程:以魯爾區(Ruhr Area)區域轉型為例 / 楊凱成

  《民俗曲藝》第156期 (2007.6) 目錄

  [展示文化專輯I]

  導論:展示文化 / 王嵩山

  達悟落成慶禮中anood的音樂現象及其社會脈絡 / 呂鈺秀

  Makapah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的生活實踐 / 蔡政良

  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 / 江柏煒

  讓吃鼓藏及我們的村子走向世界:地方菁英的敘述與苗的現代性 / 簡美玲

  重構臺南平埔「公廨」空間:形式溯源與轉化探討 / 郭美芳、徐明福

  《民俗曲藝》第152期 (2006.6) 目錄

  [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專輯]

  導言—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 / 王嵩山

  原型與變異—試論戰前大溪木器產業的源起與開展 / 賴明珠

  神聖與凡俗的交錯—臺中市東、西區土地公廟的研究 / 舒奎翰

  做月內與坐月子中心—舊民俗轉為新產業 / 黃季平

  傳統的再生與變異—當代梅州佛教香花的職業化與未來趨向 / 王馗

  臺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 / 柯孟潔

  《民俗曲藝》第148期 (2005.6) 目錄

  [全球化與地方文化展演專輯]導論 / 王嵩山

  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 / 司黛蕊

  殖民化與全球化:從日治時期音樂學者的調查記錄看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變遷及其成因 / 王櫻芬

  日本地方產業振興設施之案例研究———地場產業振興中心與道之驛之探討 / 黃世輝

  阿里山鄒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 / 王嵩山

  《民俗曲藝》第142期 (2003.12) 目錄

  [臺灣的民俗研究方法論反思專輯]

  前言:臺灣的民俗研究方法論反思 / 王嵩山

  廟記錄的方法論─臺灣三次廟普查案例的比較 / 黃季平

  以社羣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例 / 林秀幸

  民俗學、民族學與舞蹈研究─方法論的回顧 / 趙綺芳

  民族音樂學研究概念與採譜方法論─以其於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之應用為例 / 呂鈺秀

  臺灣布袋戲研究的方法論 / 陳龍廷

  民族誌作為一種民間工藝研究方法之初探─以研究者經驗為出發 / 陳怡方

(原载于“宗教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2016-12-17)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下一条: ·山东社科论坛:“信息化时代地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召开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
·[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