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至9月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和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在北京举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是文化部2015年启动的一项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完整记录的工程,对保存非遗资料、促进非遗传承、加快非遗研究与保护有着重大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了抢救性记录。
为有效推动这项工作,自2013年开始,文化部非遗司在全国选取50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试点工作。2015年4月,文化部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同时下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试行稿)(以下简称《规范》),供各地参照执行。今年,文化部又下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为使各地尽快熟悉和了解《规范》和《指南》的有关要领,科学有效地推进抢救性记录工作,本次培训邀请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对抢救性记录工作中的文献搜集、田野调查、口述史访谈、非遗实践拍摄、资源后期整理编辑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各地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项目负责人还按照项目类别分别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感悟和体会进行了充分交流和分享。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非遗处、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抢救性记录工程执行团队项目负责人,“非遗研培计划”参与高校代表等220余人参加培训。
文章原载《中国文化报》2016-09-05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