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本书开篇明旨: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的“原生态”概念,不适宜在西方术语“Authenticity”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原生态”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新观照与建构。在完全符合“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的“原生态预设”下,本书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2010、2011两届石宝山歌会进行了田野调查及白曲现场收录,并扩展延及歌会所处的剑川民俗文化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白曲歌唱等大的“原生态”场域中,试图以一个个案田野的调查研究形式,参与此理论话语的本土化过程。
在对“原·生态”进行词源追溯和组词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指出,“原·生态”有相对意义上的时间维度和生态场域维度,其指向就是当下生活本身,唯其主体才能评判其生活本身的价值。本书“原生态”的学术话语构拟,更多是一种“朝向当下的田野”的“原生态”的立场,是对民俗生活“生活场”、“生活相”和“生活流”的学理观察和学术判断。这与现代民俗学重新树立的当下生活整体论存在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反思了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本身和知识生产结果,如何才能贯通学术理论话语建构的“原生态”概念与民间生活“原生态”的内在关联,也即:学术理论话语以何立场观察生活、以何方式描写生活和如何发现生活本身的价值等等具体问题,如此才可真正称得上是整体式生活论立场的现代民俗学学科根基。
石宝山歌会原是完全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节日,有其自然生成传承的生态脉络,1999年后成为剑川县的民族节日,2008年登录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歌会是剑川白曲得以集中演唱的重要场域之一,白曲对唱也是歌会的正面主打活动,“会”与“曲”相互依存,不容偏废。本书在原生态田野的时间维度上,梳理了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和官方立场主办歌会的十一年历程,明示了即使同为歌会习俗的主体,其价值诉求也有不同,也为本书朝下当下田野的,两年歌会现场的生态场域调查铺垫历史维度的参照系。调查笔记的写作形式和现场白曲的收录解读,也是在反思作为研究者的民族志知识生产,或许以观察、描写、记录,来代替通常意义上的对被研究者的建构、批判和想象才更为客观有效;“天真的”研究者或许才更接近原生态的田野。随后,将对歌会、白曲的考察放入剑川民俗生活的(大)生态场域,充分倾听本土叙述者的“倾诉”、解读当下田野所收集到的剑川白曲,在其日常生活的意义、生命意识的感悟和认知上发掘其价值维度,并以此贯穿全书对原生态民俗文艺“生活相”的价值立意。而此原生态民间生活、民俗文艺的“生活相”,才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石宝山歌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此意义上,本书也不回避“原生态的幻象”之由产生,至少在学术领域,与(部分)学术话语的高屋建瓴建构、学术行业生态不平衡甚至民俗事相研究的碎片化有关。
其次,本书溶入式的田野生活经历还观察到,在更为现实的全球化、消费商品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以及国家相关时政推行的背景下,歌会、白曲、歌手原有的生成生态,正在面临着诸如中小学“撤点并校”、白语(母语)自然习得过程的“优先后置”等等传承生态场、传承语言载体的“生态危机”;以及普遍意义上,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对着的“文化变迁的逻辑”。由此,“原生态的幻象”还有其隐喻意义和警喻价值。
总之,“原生态”的视角及理论构拟,是本书正视学术自身发展,力图保持现实人生关注和不回避时代要求的学术立场,以及为之的一个努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要想在生活场和生活流中“活态传承”,对“原生态”的认识及价值维度的发掘就需要更为本土的、客观务实的学术态度,需要充分尊重文化主体的文化意愿。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先生为之作序。
(文章原载微信公众号《民族文学学会》2016-11-23)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