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提出要增强我国整体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亟待开拓的实际问题,保护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我国的传统节日,揭示了世界文化之林——中国本土固有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地方性知识,一地域特有的知识,不是普遍都有的知识,不是有之四海皆准的,但是,却是符合当地生存环境,为当地适用的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文化相一致的知识。
地方性知识这一理念,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学者格尔茨创立的。实际上,中国古代早就有了相应的概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这一理念的更早的表述。以端午为例,端午节节俗是先民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共存斗争中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据文献记载,五月初五正是九毒之首,为了驱邪祛毒,于是古人想出许多办法来防病强身,端午节便成了人们打扫卫生和“压邪”之日。食粽子、饮菖蒲酒、赛龙舟、悬艾叶和菖蒲、食五毒饼、缚五彩线、配五彩香囊、赶端午药市等,都是这一健身理念的实践活动。
这些习俗,实际上就是采取一种很简单,但又很实用的办法,来达到除病、除疫、保健的功能。比如粽子,在古代,甚至在今天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是一种最好的干粮。我前几年在浙江衢州乡间搞调查,立春过后,当地农民在祭春那天,做了许多粽子,挂在家里的竹竿上面,有的一串一串地挂在房梁上。我感到纳闷,端午节还没到,做这么多粽子干什么?农民告诉我,下地干活的时候就拿它当干粮。做好的粽子一般放在通风的地方,一个月都不会坏,所以从整个习俗来讲,它都是我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智慧的展现。
“赶鸭子”,实际也是我们端午节很重要的古老习俗,这个习俗我在冲绳看到过一次。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日本的一些专家搞调查,冲绳的市长要展示他们的文化遗产,请我们去看,就是端午节那天海中“赶鸭子”。他们告诉我,日本端午的习俗可能跟中国有关,但是赶鸭子却是日本发展出来的新文化。可实际上,这个习俗也是中国传过来的,何以见得?沈从文先生在《边城》里,谈到他的家乡凤凰在端午节那天,男人们有的唱歌,有的就是下河赶鸭子。为什么要赶鸭子?形式上,通过在江水中的搏击来展示男性的雄伟和魅力,赢取姑娘的芳心。实际上,中国江南民众认为鸭子是凉性的,端午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的食疗功能。1600年前,晋江苏宜兴人周处《风土记》已有此记载。
端午节节俗,积淀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内涵,也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环视世界,古往今来,单边科技主义的发展观,往往强调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以生态环境的破坏,换得一时的安逸,却埋下了永久灾难的祸根,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就是一大例证。而我们的端午节俗,面对天时地利的变化,所采取的各种做法,却是因地制宜,顺应节时,顺势营构适宜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以利于自己和族群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种地方性的知识,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因为这知识在当地发生,并只有在当地才有,所以也就有了唯一性。而原创性和唯一性的标识,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地区或民族或国家标志性的传承性的知识文化,也是全人类珍贵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财富。
传统节日是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它以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心意表象,通过节日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外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并为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石。因而,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不可能完全破除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性的改造。
提炼中国传统节日这一悠久的文化遗产,对于确立我国民众文化身份,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强国的文化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同时,为中国文化跨出国门,融入的世界文化,开辟了新的通道。实际上,这一路经已经开通。中国春节如今在海外,已走出了“唐人街”,向更广泛的社会范畴、社会群体蔓延。有人说,现在全球至少有40亿人过春节。从更深的文化底蕴上看,这也是世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认可、接受、心仪的一种表现。
文章原载《人民政协报》2013年11月25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