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类的智慧都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淡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在当下把它们记录下来。因为如果我们现在不做,以后就有可能出现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的许多问题,比如我们要去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去找寻礼乐、中医药、文字、书法等很多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我们本土,这些遗产曾经被我们遗忘、遗弃,甚至是破坏掉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社区、群体和个人对本地区文化传统的一种认同,他们将这种文化祖祖辈辈传承下来,构成了一种集体意识、集体记忆,体现的同样是人类的智慧。现在我们所做的抢救性记录工程,既是我们对当下存续的遗产负责,同时也是我们对未来、对子孙负责。可能在几千年以后,我们当下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就能够体现出非凡的价值。
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非遗的几个特性:首先是地方性,比如某个项目的生存空间是讲方言的,那么可能你用普通话将方言翻译过来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但是因为转译在表达上就可能会造成损失,为了保持它本真的那部分,我们还是要用它原来的方式表述出来,可以采用加注释的方式予以说明。其次是历史性,我们做调研的时候要尊重历史。第三是艺术性,许多非遗项目都会表现出美学特点,在调研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到这些,详细地记录下来。最后是科学性,在调研的时候,需要注意区分经验科学和我们常说的理性科学,比如在做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田野调查时,不要因为传承人讲述的是神话故事,是不存在、唯心论的,就一句话将其否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去整理、梳理,把经验科学的部分梳理出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以上为专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培训班”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9月9日第8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