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民俗学与人类学“日常生活”专题讲演公告之一·
异化的“日常”与作为“日常”的大众媒体:
围绕“男孩森林失踪事件”和“介护杀人/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
(「異化される〈日常〉としてのマスメディア―“男児置き去り事件”と“介護殺人/心中事件”のNEWS報道をめぐって」(仮題))
演讲人:岩本通弥 (东京大学教授)
主持人:色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时间:2016年9月4日 9:00-10:30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01会议室
讲演内容简介:
2016年5月末,一个7岁男孩被父亲扔在北海道的山中林道后去向不明,直到6天以后才被找到。以此为引子,讲演者以近年来在日本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介护杀人/介护心中”(自杀)事件的相关报道作为题材,探讨民俗学所追问的“日常”以及如何追问的路径。(所谓“心中”,是对Double Suicide的美化表现;所谓“介护杀人/介护心中”,是指老人相互照顾或老人照顾病人,最终却发生自杀、他杀、复数自杀、帮助自杀等事件。在与讲演者长期研究的日韩“亲子心中”亦即家庭内自杀/他杀/复数自杀等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上,可称之为高龄型“亲子心中”)。“男孩森林失踪事件”为我们思考“日常”这一概念提供了非常通俗易懂的素材。开始时,它是称不上为新闻的琐事,不过是寻常的生活片断。但此种无意的日常或琐事被事件化,这是“日常”因为大众媒体而被事件化的典型例证。长期以来,讲演者从事对日本与韩国的自杀及“亲子心中”(自杀)事件的比较研究,研究的视角乃是基于他们并不是“特别的人们出于特别的原因”而才选择自杀的这一基本立场和观点之上。所有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日常规范之延长线上的极端处,也均与我们的“日常”具有连续性。经由媒体介入的事件将平时难以捉摸之暧昧性的日常予以刻划,并传达该社会涉及善恶、好恶、美丑之类的文化价值观,与此同时,大众媒体的新闻还提供了可供感受理所当然之“日常”氛围和轮廓的框架。始于詹姆斯・W・凯瑞(James W.Carry)的“交流仪式”(Communication as Ritual)研究,几乎没有引起东亚民俗学的没有关注,而伊丽沙白・伯德(Elizabeth Bird)的讨论则是在其延长线上展开的,在对其予以评介的基础上,讲演者将向各位报告自己有关日本和韩国“亲子心中”(自杀)之比较研究的部分收获。1990年代的此类事件可以经由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差异予以说明;2000年代以降,类似的事件不断增加,虽然出现了“标准化”的趋势,但在从高龄化社会进入超高龄化社的现在,在“介护心中”(自杀)频发的日本和高龄者自杀猛增的韩国之间,双方各自本土性应对的差异却很明显。中国的高龄化正在急速发展,今后会朝哪个方向演变,抑或会有独自的展开,是讲演者拟向中国同行提示出问题的所在。
讲演者简介:
岩本通弥(IWAMOTO Michiya),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文化人类学课程民俗学教授。1956年生于东京。筑波大学大学院历史・人类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修了。1987年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助手,1991年任东海大学专任讲师。1995年任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准教授,2006年起任东京大学教授。2012-2014年,任第29届日本民俗学会会长。
主要的研究著述有:《格林德尔高层建筑:小区生活的影像民俗志接近》(Maike Moeller导演作品的日语版DVD制作,东京大学,2013)、《世界遗产时代的民俗学:关于全球化标准之受容的日韩比较》(主编,风响社,2013)、《开拓民俗学的可能性:“在野的学问”与学院派》(合编,青弓社,2012)、《现代民俗志的地平线 3 记忆》(主编,朝仓书店,2012)、《口述史与“讲述”的记录化: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对话》(合编,成城大学全球在地化研究所,2011)、《“家庭”去往何处》(合著,青弓社,2007)、《故乡资源化与民俗学》(主编,吉川弘文馆,2007)、《都市生活的民俗学》(合编,共三卷,吉川弘文馆,2006)、《觉悟与生活方式:民俗学的冒险》(主编,筑摩书房,1999)、《都市民俗学的向导》(合编,Ⅰ・Ⅱ,雄上阁,1989)等。
与本次讲演主题有关的论文有:“有关亲子心中之日韩比较的历史民俗学研究:民族文化与近代家庭的变迁过程——以1995年以降的动向为中心”(《访韩学术研究者论文集》,第6卷,日韩文化交流基金,2006)、“围绕“亲子心中”之象征体系的日韩比较:作为神话性‘讲述’之‘自杀事件’的民俗学分析”(《国立历史民俗资料馆研究报告》,第54集,1993)等。
·北京大学民俗学与人类学“日常生活”专题讲演公告之二·
“生活革命”与中国民俗学的课题
讲演人:周星 (爱知大学教授)
主持人:赵世瑜 (北京大学教授)
时间:2016年9月4日 11:00-12:30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01会议室
讲演内容简介: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促成了长达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进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生活革命”,亦即都市型生活方式的大面积确立和普及。这种格局为一直以来始终是以乡村的传统和民俗作为对象的中国民俗学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持续展开的“生活革命”,日甚一日地改变着中国民众之日常生活的基本形貌,新的现代日常也因此而处于从不间断的形塑与重构之中。通过对现代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生活革命”进程的初步梳理,将为中国民俗学的升级换代或现代转型提示出一个明确的方向,亦即直面和正视当前中国城乡民众最为基本的现代日常生活,尤其是需要对普通老百姓作为生活者,究竟是如何在其各自全新的现代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着怎样的人生意义,予以足够的关注。
讲演者简介:
周星(ZHOU Xing),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教授。1957年生于陕西。1989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1993年在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2000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历任副教授、教授。2000年起任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海外理事。
主要的著述有:《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主编,学苑出版社,2011)、《国家与民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2008)、《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合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等。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