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举办
  作者:记者 李佳霖 孟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15 | 点击数:2118
 

  本报讯 8月8日至9日,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论坛由国际文化遗址记录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承办。

  论坛以“重现生机”为主题,分多个会场进行多场专题报告、青年计划和跨界对话。在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遗产开发成果,提出数字遗产领域未来应开展多方合作创新,共同建立起文化与科技、专家与公众、事业与产业的国际化创新融合平台,助推数字遗产行业发展。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表示,在新的环境下,博物馆内部传统的核心功能持续外化,开始显示其社会角色的“复合型”趋势,同时博物馆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扶助,亟须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其未来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实践探索。

  论坛现场设置了“互联网+文明记忆”数字遗产主题展会,包括“良渚王国·探寻之路”“古典中国·金溪古村”“数字圆明·源创海淀”等。论坛开幕式还进行了首届“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竞赛”颁奖仪式,为荣获设计创意奖、技术创新奖、最佳实践奖的单位颁奖。

  据悉,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由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发起,创立于2010年,已成功举办3届,是文化遗产领域基于学术、面向社会、整合资源、对话全球、代际传承的国际知名品牌。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8月11日第7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关于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下一条: ·莱芜市民俗学会成立
   相关链接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程瑶]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界定
·[陈佳慧 陈泽童 王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性别平等实践·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