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现场(通讯员温小兴/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李玉 通讯员温小兴)7月11日,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第四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在沪召开。该论坛由上海市教委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余名专家学者和4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参加论坛。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华东师范大学统战部副部长安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是极具前瞻性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研究,对国家文化建设和民俗学的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围绕“都市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话题作了主题发言。论坛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经济民俗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等为主题,分六个专场进行了小组讨论。
都市民俗学是未来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都市民俗学是一个空间概念、文化概念和心理概念。”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海上风都市民俗学学论坛创办人田兆元教授表示,都市将乡村,草原变成了自己的飞地,将其民俗商业化为乡村旅游等形式。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刻影响民众的文化和观念。
田兆远认为,都市民俗学是未来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学术转型。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都市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传统文化的重生、保留文化的精华形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他希望能联合民俗学界各方力量,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推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民间文化论坛》副主编冯莉表示,流动是都市民俗学的重要关键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很多的传承人从乡村草原来到都市,他们被城市改变,也在改变城市。都市民俗学要关注城市与乡村的交互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开发是两个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有一般商品的价值,但重要的是有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文化价值。
民俗经济须以文化认同为基础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不要市场化的问题?传统的说法认为生产性保护就是保护传统技术,不能商业化。但是与会者认为,既然谈生产就不能不谈商业化和市场化,否则盲目生产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如何市场化。也有学者提出有限市场化的概念,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应该有限产业化和市场化。
国家该不该补贴本来可以靠市场生存的文化遗产团队和项目?来自多个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田野调查报告显示,本来靠市场的戏院剧团,一旦补贴就完全没有了市场能力。还有的庙会,原来办得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使得庙会奄奄一息。因此,与会学者认为,生产性保护主要是给政策,而不是补贴资金。有学者提出,品牌经营给市场带来的活力,“互联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活力。也有学者提出,经济民俗学强调认同性经济,即长期形成的消费形式和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要在经济民俗学的视野中研究和实践。
田兆元教授认为,民俗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认同性经济,它是历史形成的重要经济与文化资源之一。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生产不是为了消费,那就只是生产一些样品,陈列到博物馆去,那就只是生产性保存,不是生产性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作为文化产品,首先要有文化的认同,其生产才有市场。这是经济民俗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关键问题。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从2013年举办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开始,已经连续举办四届,主题包括都市民俗文化、民俗资源与都市文化发展、都市民俗与文化产业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等,从多个层面推进和深化了都市民俗学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经过多年的举办,“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已经成为都市民俗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引导者,为促进民俗文化在都市中的传承和创新,推进民俗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07月15日10:49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