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7月4-5日,明清民国歌谣与民国旧体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明清民国歌谣研究,民国旧体文学作家、作品及其文学史研究,民国旧体文学批评和民国新旧文学比较等议题展开研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告诉记者,由于民国旧体文学文体属于传统文学,但其所处的时段却是现当代,所以以往多处于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两不管的状态。近年来,民国旧体文学的研究逐渐被提上日程,呈现出两边都争相介入的状态。
“民国旧体文学就好比一片原始森林,它不仅有古文学的延续,还有新文学的印迹,有待相关研究学者进一步开拓。”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辛华。为此,曹辛华等人已经开启了民国旧体文学的文献整理工作,现已完成 《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填补了民国诗词学史研究的空白,并着手建立“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的数据库。
“文献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却是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彭玉平强调,民国旧体文学兼具维护传统和追求创新两种特质,这意味着它具有很大的张力,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点。未来民国旧体文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民国诗词创作,民国文学社团,民国诗史、词史、戏曲史以及民国诗论、曲论和散文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曹辛华则认为,就当前的研究态势来论,编纂民国旧体文学大系当是首要问题。民国旧体文学大系属于民国文学史研究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民国旧体文学是民国时期新文学的同时、共生的 “兄弟”,是民国新文学史的重要参照“系”,与民国新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民国旧体文学大系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的一部分,也是近代文学大系的延续。编纂此“大系”,有利于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多个学科的良性发展,对全面认识民国社会、历史、文化等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则表示,民国旧体文学与以往旧体文学最大的差异就是吸收了西方的元素,所以在研究民国旧体文学时,一方面要重视其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它与西方文学的关系,探究其与中国传统文学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
民谣作为文学领域重要的研究题材,也成为此次会议关注的重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书录表示,民间歌谣是流传于乡村街巷、千家万户的民众口头、真情真声的艺术作品。中国是一个歌谣大国,但是,有关歌谣的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整理和美学价值、社会价值的研究,乃至中国优秀歌谣传承体系的建构,至今尚有许多缺憾乃至空白。
陈书录强调,一方面应坚持以文学为本位的歌谣研究,另一方面还应该将歌谣与文献学、音乐、语言学、美学、民俗学、地理学、生态学、宗教学、传播学等相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民间歌谣的美学意义和历史价值,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歌谣学”奠定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而建立中国历代民间歌谣的传承系统,弘扬中国民间歌谣的优秀传统。
《文学评论》杂志编委张国星表示,在民国旧体文学研究中,要抓住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向,注重审美评价和历史评价的统一,以大胸襟、大气魄,突破中国文学“诗文正宗”的心态,关注民国戏曲、民间歌谣等多方面的研究。
来自日本立命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位学者参会 本网记者吴楠/摄
据悉,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词学研究中心、民国旧体文学文化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胡韵琴学术基金、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中国近代文学会和中国韵文学会联合协办。来自日本立命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位学者参会。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07月08日 16:3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