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乌丙安:如何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19 | 点击数:3047
 

  编者按: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具体指导所有项目工作中,“我们要保护什么?”和“我们该怎样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乌丙安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俗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本期讲坛邀请乌先生讲述今天我们该如何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在反复不断地提高各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认识的同时,具体指导所有项目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严格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就成为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了解并准确认定我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所有项目的重要性,因为这是解决“我们要保护什么?”这个问题的关键;同时还要充分掌握保护工作必需的专业操作规程,因为这是解决“我们该怎样保护?”这个问题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非遗”的理论界定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明确指出了自1989年11月15日在巴黎出台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又译为《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建议》)中对它的界定原文是“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竞技、神话、礼仪、风俗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译为无形文化财产)的定义其实就是我国现在提出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成员国大会通过决定,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定义,原译文是:“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产品以及他们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空间和其他社会及自然结构;这些过程会使现存的社区具有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意识,对文化认定很重要,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还宣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有循规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和戏剧表演,宗教仪式或各类节庆仪式;另一种是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可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事件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以上就是到现在为止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定义,作为国际共同执行的认定非物质遗产的基本依据。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样式或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国际学术界通常的分类法标准,结合我国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表达形式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正式文件中大体上把本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分为以下若干类别:1.口头遗产(语言类:濒危民族语言、地区方言、隐语行话、谚语,口头文学类:谜语、民谣、神话、史诗、故事、传说、口述史);2.民间艺术(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戏曲类、曲艺类、杂技类);3.工艺技艺(建筑技艺类、烹调技艺类、服饰工艺类、工匠技艺类、民间医术类);4.风俗习惯(节庆类、礼仪类、行业习俗类、游艺竞技类)。其中文化空间类的概念十分重要和特殊,它主要是民间风俗习惯类的文化时空形态的规定性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11月第155次大会上用额外的基金创立了一个奖金,用来激活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2001年宣布的“文化空间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划分标准,现在看来对于认定文化空间的工作可以操作,既简明又实用。

  多年来的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田野作业调查材料证明,这种表现形式的类别在我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像各民族都普遍流行的多种节庆、庙会、歌墟等约定俗成的大型定时定点的传统活动,都属于文化空间,在民间文化生活中显得特别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建议和鼓励各国建立非物质遗产的标准分类法。

  (一)鉴于必须协调各机构使用的分类体系,建立鉴别和登记(搜集、检索、记录)体系;鼓励建立民间文化标准化分类法:即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总表,以指导全世界这方面的工作;编制非物质遗产细目汇编,并进行地区分类,特别是鼓励通个地区试点项目来进行。

  (二)对已经立项的遗产保护工作实施较为严格的目标管理,是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所有审定合格的立项,必须包括若干目标及其具体的计划指标,各级管理者及其机构只能依据审定通过的阶段性目标、长期目标或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检测、督促、协调、鉴别、裁定和验收等等。经费使用及预决算的管理,严格纳入国家财会制度,实行有效监督。

  (三)对专业技术标准的管理,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保存、维护和保护的技术标准,必须明文制定具体的规则或技术手册,严格管理。在中国,目前从事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在基层习惯于用传统的手工业方式进行调查作业,即使是使用过录音、摄影、摄像的技术手段,大多数已经是落后的或早已经被淘汰的老设备手段。更主要的是,即使用专项经费配备了现代最新设备手段,也缺乏这方面的专门培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保存、维护和保护的技术标准,必须及时制定标准的技术手册,按照标准的规定严格管理。对保护工作中使用的图纸、照片、底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及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都要确定出规格、型号和使用要求,编制出详细的综合目录,便于保护项目专业人员自己掌握,或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掌握所有的技术标准。

  (四)对从业的保护工程的各类专家队伍的管理,对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则实行相对的分工责任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制订相关守则或工作细则进行责任管理。

  “非遗”保护的科学管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项目的科学认定及审定的管理,是科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这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总体目标,它只有在确定了各种类别的具体文化项目作为保护对象时,才可以说确定了保护的具体对象。因此,试点项目的确定本身就是进入文化保护程序的第一项科学管理工作,对保护项目的认定和审定也就成为这项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界、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还处于似懂非懂、模糊不清、把握不准、各种不同的界定和学术争议严重干扰的状态下,这项管理只能加强,不可草率从事。

  这项工作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主持保护项目单位对项目的分类认定必须严格实行科学论证;第二步是主管单位及其委托的专家评审组织对立项单位方案文本中的认定论证的审定必须严格把关。尤其是对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所做的分类鉴别和认定,必须要求准确。

  目前,中国文化保护实施单位感到最困惑的就是项目认定,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民俗旅游开发的角度认定文化保护项目。有许多民间艺术形式,还没有经过合格有效的保护就草率地进行了改编和包装,举行大规模展示和表演,被人为地强行推入旅游市场,并把这样的做法叫做“真正的保护和利用”。

  第二,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认定某些口头遗产或表演艺术形式的遗产时,有的使用了评定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把相关的或牵强附会的建筑物、遗址的恢复和兴建作为抢救和保护的目标,甚至做了土建计划和预算,但是对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却没有做出可行的实施保护计划。

  第三,把文化表现形式仅仅理解为艺术表现形式。敢于认定民间艺术形式的保护项目,不敢于也不善于认定其他文化表现形式的项目,特别是对于和民间信仰或宗教有关联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认定上模糊不清、把握不定,甚至有的不承认他们的代表作是需要保护的遗产。比如庙会、迎神赛会、萨满跳神、跳傩、巫术(包括巫医)及各民族重要祭祀仪式等等。

  第四,对“文化空间”概念,目前还处于不大理解或不得要领的难以认定的状态。往往把“文化空间”分解为几种艺术表现形式分别认定,甚至把本来是文化空间的形式也叫做“XX艺术”,使非物质遗产文化空间完整统一的形态遭到割裂,文化整体性保护受到损害。

  为说明认定项目在“非遗”保护中必须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我举一个例子。梁山伯与祝英台口头遗产,最早发源于历史上一个特定空间的人物和事件的传闻,迅速在一至两个以上地点落地生根,由民众传说成人物传记体的爱情故事情节母题,再传开去,扩展成许多大同小异的口述版本。以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创作,经过文人诗作、笔记、史志等文本记述的再传播,形成历史上遍布全国的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口头遗产。

  梁祝如今已经成为宜兴、宁波乃至全国对梁山伯和祝英台口头传承遗产的大写、缩写和特称,它已经是这项特定的口头遗产的代码符号。其中,江苏宜兴梁祝口头遗产的保护群体,以当地流传的丰富口传遗产、翔实的史料线索和城乡社区人文景观遗迹的印证,测查和认定了梁祝口头遗产在宜兴地区传承1600余年的综合活动轨迹和特点。初步查清了梁祝口头遗产在宜兴拥有的实实在在的家底,评估了它在文化史、艺术史、社会生活史以至思想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宜兴梁祝口头遗产的抢救发掘证明,这里1000多年来一直是梁祝口头传承的中心地带之一。

  绝大多数中心地带传承的口头传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传说的人物、事件与当地历史、地理的紧密粘附性。口头传说与本地历史、地理的粘附性,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传说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传说印证的“可信性”。提供印证的“可信性”特征是传说远比其他样式的口传故事在民俗生活中居于优势的首要特征。这种印证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指历史档案与信史资料,指的是口传民俗艺术的可信依据。讲本地传说的人,通常在讲述传说同时,总是辅之以实地、实物的展示与解说,或找出可信的证据促使人们像相信历史一样相信其口头传说的真实性。宜兴梁祝口头传承就具备这种特点。宜兴梁祝传说早在古代就和魏晋南北朝历史粘附在一起,传说的主人公在传承中总是以女主人公祝英台为中心,所以,当地遗留下来许多关联着祝英台的地方风物遗迹。例如祝英台故宅地址、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琴剑塚、英台井、英台陵墓以及故事中十八相送沿途的景物遗存;此外,还有梁家庄、马家庄遗址的指认传说佐证等等,都是传说粘附于地方风物的“可信”印证。所有这些印证,都有久远的口头传承历史,并不是任何现代人的人为生造。这一点是梁祝口头遗产集中传承认定的重要依据。在认定梁祝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承形式时,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所有与梁祝传说密切相关的景物遗存“可信物”,对于口头遗产这宗最基本的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并不需要用文献资料考证史实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相反,它的价值正在于梁祝口头遗产发展成为较为典型的梁祝文化,在宜兴这块文化中心地带使梁祝文化活动形态得到了充分表现。这种令人“可信”的“似是而非”的梁祝文化表现形式,正是梁祝口头遗产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史料的辨伪求真考证,都会有损于这宗口头遗产在精神层面的生命力从而弱化了它珍贵的口头传说艺术魅力。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从事文化考古的文物研究界,有的学者却很重视把梁山伯、祝英台作为历史人物来认定,于是导致对祝英台故宅、祝英台陵墓、祝英台井、梁家庄遗址和马家庄遗址进行文物考古、文化遗址的认定,动用的是认定物质遗产的基本手段。对于保护梁祝口头传说这宗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这种文物发掘和遗址认定及其史料考证是徒劳的无意义的和完全不必要的。另有一些旅游开发热的文化人,也极力主张保护梁祝文化,但是他们认为必须把祝英台故宅遗址、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琴剑塚、英台井、英台陵墓以及故事中十八相送沿途的景物、梁家庄、马家庄遗址等等传说佐证都兴建起来,作为旅游景点设置,供游人观赏。在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文化遗产分类认定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作为口头文学遗产的梁祝,在它的非物质文化的属性里,并不需要求证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否在某个历史阶段当地实有其人其事,重要的在于这个口头传说中的两个主人公及其故事传承是否具备人类文明的代表性和重大艺术价值,是否值得我们对它加以认真的保护。重要的在于史料笔记中的各种记载都是梁祝口头遗产传承流变的最好线索和证据。文物考古发掘也好,旅游景点开发也好,和梁祝口头遗产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绝不是一回事,相反,这样做的结果只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不小的损害。

  和以上的事例相似相近的例证还有不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各种思潮和观念严重干扰,再一方面还有经济建设的利益驱动,都使文化保护工作的正常进展遭遇尴尬。为此,加强遗产认定的管理,加强科学认定的专业培训,严格审定把关,刻不容缓。

  “非遗”保护的操作规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严格的科学认定和管理下,标准专业化的操作规程能有效地帮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讲一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操作规程。

  (一)保护工程首先必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的框架内进行,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基础。无法可依,就无法抵御人为造成的濒危灾害,也无法挤进各级行政的议事日程。

  (二)在确定资金来源和使用标准的条件下,发掘参加保护工程的人力资源,进行保护工作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是保护工作有效推进的保证,但是,人员培训应当分项进行,有管理人员的培训,更要有专业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其中包括专业理论的、操作方法的、技术手段的多种科目。所有保护工作都毫无例外地必须依靠各行业专家和专业工作者主持各类项目的技术工作。

  (三)在各民族民间社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乎标准的全面普查、鉴别、认定、筛选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它是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和作业依据。

  (四)所有工作用的文本(包括调查报告、立项申报材料、图表、实施方案、任务书、计划书、评估材料、鉴定书、总结材料、预决算报表等),都必须有规定要点或标题的分项栏目,以备填写相关的重要信息;目前,许多项目文本的简单化、粗线条形成通病,其原因主要是基层文化主管单位和文化工作者对非物质遗产的专业特点很不了解,对遗产的传承规律和表现形式较为陌生。为此,文本的写作必须以专项遗产的学术研讨为基础,才有可能编写成合格的合乎实际的可行的科学文本。编制项目方案文本要有以下分项内容:本项目的文化源流、历史沿革、类别认定、分布区划、文化特征分析(包括文化表达形式分析、各子项目特点分析)、价值评估、现状分析、传承系谱等的具体论述及相关量化数据、保护措施和手段、阶段进度和预期成果、附加内行专家的若干学术评定或推荐材料等。各种文本都要有责任人签署,都要经过论证、审定、监督执行、成果验收等必不可少的程序。

  (五)及时编写、出版指导作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用手册》,手册中应当以操作规程的工作细则为主要内容。手册只能是本学科领域合乎标准的通行通用的可操作的工具书,在基本知识理论方法上不可以有任何存在明显歧义和有争论的内容,防止造成工作上的混乱。

  所有这些管理和操作的机制和规范,都应当随着保护工作的进程及时建立并付诸实施。当前中国的保护工作已经进入试点工作阶段,接下来就要进入全面普查和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阶段。

  演讲人简介:

  乌丙安,国际民俗学家协会全权会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大学教授等。其代表作有:《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文化新论》、《中国民间信仰》、《神秘的萨满世界》、《日本家族和北方文化》等及学术论文百余篇。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人民政协报》2016年6月13日第11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刘魁立:为整体性保护提供现实范例
下一条: ·刘魁立:尊重传承人的权利和遗产的特性
   相关链接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姜晶晶]浅论非遗展馆(厅)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高鹏程] 不离世间觉:非遗运动中的寺院角色·[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