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龙泉寺传说:宗教也需要“现代化”
  作者:严杰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16 | 点击数:2215
 
龙泉寺传说:宗教也需要“现代化”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继争议连连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着浓重口音给网民传播鸡汤的延参法师之后,近来又有一众和尚突然走红。这就是生活在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里的僧众。不过,龙泉寺和尚的走红,并不在于他们的“颜值”有多高,也并非因为他们的八卦和奇葩事迹,更不是他们传播了多少深奥的佛法、度了多少“有缘人”,其根源实际上在于龙泉寺的僧众所应用和开发的诸多酷炫的科技应用。

  所以,许多人来到龙泉寺后,就会惊讶地看到,科技与宗教这对本是水火不容的“冤家”,现在却在这座寺庙中毫无罅隙地“生活在一起”。其实,宗教和现代技术融洽相处的景象,并非是龙泉寺的“独一份”。在今天许多知名的宗教场所,现代科技早已无处不在。科技或许与宗教之间,早就没我们想象的如此“敌对”。反倒是全世界的宗教场所,或许都已在迎来自己的“现代化”时代。

  龙泉寺的“神盾特工局”

  龙泉寺的走红源自2013年某媒体发表的一篇有关它的报道。这篇新闻报道的对象是该寺信息技术组。报道写道,龙泉寺的僧人带领一帮IT义工组建了这个信息技术组,小组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编写代码,用数字技术来管理寺庙的日常生活与对外宣传等事宜。更有意思的是,当时,被曝光的年龙泉寺2014科研项目包括了以下题目:《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推动沙门信息化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西方八百罗汉关系研究》、《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梵文分词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佛家信息管理》、《论SNS在各法门寺弟子交流之间的应用》。看到这些标题,如果你不注意其中偶尔蹦出的佛学术语,一定会觉得这些都是某大学计算机系学生的毕业论文。

  而今天的龙泉寺,数字技术更是在寺全面开花。例如,你可以在龙泉寺的图书馆使用手机借阅电子书;还可以使用iPad诵经;寺内各处贴的卡通广告上,也都印着二维码,用来推广寺庙的微信公众号;更夸张的是,龙泉寺的门禁系统居然还带有指纹识别系统。这样来看,抛开宗教形态不谈,龙泉寺在很多程度上更像是一家极客云集的IT公司。据说,龙泉寺最新的“产品”是款名为“贤二”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由该寺动画宣传片里的卡通形象塑造而来,可以与人进行简单对话。按照网上流传的对话文本,“贤二”的“智商”应不在苹果Siri之下。

龙泉寺传说:宗教也需要“现代化”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当然,龙泉寺的“开发计划”还远不止此。有媒体报道,龙泉寺未来还将开发自己的数据库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将把主持的开示、文章以及寺内各类文档档案全都管理起来。届时,一个数字化的龙泉寺将全面建成。

  我相信,上面这些信息已足够让每位游客感到惊讶。有时,我甚至会怀疑,龙泉寺的那个所谓信息小组是不是就是中国版的“神盾特工局”。而当我看到龙泉寺僧人的履历,这种怀疑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确认:禅兴法师,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博士;贤兆法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贤威法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贤启法师,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贤庆法师,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这份名单的背景组合起来,已堪比一个小型 “中科院”了吧!

  梵蒂冈:拥抱高科技的教皇

  龙泉寺当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处“亲密接触”现代科技的宗教场所。事实上,就连基督教圣地梵蒂冈,也早已开始拥抱“科技的海洋”。如果你有机会深入到梵蒂冈的内部,一定会被“教宗的国度”里应用的各种酷炫科技所震撼到。

  梵蒂冈的图书馆CIO Luciano Ammenti参加了去年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EMC World大会。在这个由云计算存储行业巨头EMC主办的科技大会上,Luciano Ammenti介绍了梵蒂冈的数字存储成果。令人惊讶的是,梵蒂冈图书馆已将82000份手稿数字化,以确保50年之后的后人仍可以查阅这些手稿。而且,梵蒂冈在对这些手稿实施数字化的过程中,使用的还是64位开源且支持3D图像的FITTS图像格式,这将帮助更多的观众可以看到这些珍贵的手稿,继而重温人类历史上的一段段惊心动魄的细节。

  除此以外,在艺术品保护上,梵蒂冈也大量应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手段。例如,为了推进西斯廷教堂的翻新,梵蒂冈推出了一款应用程序Patrum。这款程序号称是一款“集即时通讯技术、众筹资金和网上社区建设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应用程序”,它以“发现梵蒂冈博物馆的内幕秘密”为噱头,号召观众来为梵蒂冈文物的修复提供捐款。而根据捐款数量的多少,你还可以获得“银捐助人”或“金捐助人”的头衔。所以,本质上Patrum就是一款众筹软件。这样来看,就连神秘严肃的教宗看来也学会如何利用人们的眼球,来帮助自己融到资金了。

龙泉寺传说:宗教也需要“现代化” - 严杰夫 - 多余的话

  从龙泉寺到梵蒂冈,科技应用早就在宗教生活里无处不在,科技和宗教四下对立的时代也早已一去不返。龙泉寺的法师早就开始参加中国各类顶级科技论坛,梵蒂冈的技术管理人员更是在全球各种技术峰会频频现身。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你还是偏执地认为,在宗教和科技之间就是有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那就显然是太不知趣了。

  所以,我们毋须担忧宗教会让人们“返祖归宗”,而放弃享受科技进步的成果;也不用顾虑科技的渗透会折损宗教在信徒那里的“荣耀”。只有当科技与宗教恰当的融合起来,技术才会抛开其原有的戾气,从而真正聚焦于改善人类的生活;也只有当宗教越来越多地借助起科技手段时,它才会抛弃自己内部的陈腐、迂拙和迷信,让现代人的心灵重新获得安宁和平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可是没有宗教的科学却是无法前进”。

(文章来源:网易博客 2016年5月5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最早源自中国的工匠精神现在去了哪里?
下一条: ·戏曲艺术,传技艺更要传精神
   相关链接
·[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南京:让传统文化“携手”现代科技·[毕传龙 赵娜]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视野下的非遗传播能力建设
·《遗产》首发式隆重举行·[黄永林 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张多]宇宙科技、宇宙观与神话重述——从嫦娥奔月神话到探月科技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专家共同探索文化与技术的协同方案·朝戈金:科技在黑暗中探索,人文烛照道路
·当科技与人文亲密接触 | 腾云峰会第五浪·文化+科技:文化传承更炫酷
·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托马斯·佩提特 (Thomas Pettitt):口头传统与数字技术 [视频]·德国汉学家薛凤:《天工开物》让我与中国科技史结缘
·哈森 田兆元: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元素·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抢救文化命脉 探索科技数典
·【会议通知】2015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杨凤]文化科技创新与现代产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