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提升传承能力
为提高“非遗”保护水平, 2015年,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
羌族是一个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羌族文化遗产以民间遗产为主,主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汶川大地震使依赖于口传心授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实施,对于壮大羌族文化传承人队伍、提升传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禹羌文化机构,推动文化普及,助力研究走向深入
北川禹羌文化历史悠久,2011年、201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羌族文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羌绣之乡”。震后建成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建筑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馆内设施完备,其中包括羌族文化生态场景复原区和多媒体电教设备。目前,该馆已成为全国大禹文化和羌文化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交流的场所。
2012年,北川社科联成立后,利用禹羌文化研究中心、羌族民俗博物馆等阵地,积极组织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于2015年创建了禹羌文化普及基地,推动禹羌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中国古羌城: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四川茂县是成都至九寨沟的必经之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汶川大地震使茂县境内的羌族碉楼、羌寨、羌族古墓葬群等遭受近乎毁灭性的损毁。为保护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茂县决定开展中国古羌城建设工作。
2013年,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投资近10亿元、汇集各类羌族建筑风格和各种古羌文化元素的国家4A级景区中国古羌城正式营业。这里不仅是旅游景区,有萨朗广场、羌王官寨、牧业区、狩猎区、神庙等景点,同时也是“非遗”传承基地,有羌族博物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以及多个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目前,中国古羌城的游客量日均达5000人次。
影视作品:用影像传播羌族文化的精气神
汶川大地震后,由于各方关注,羌族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出现了“井喷”。2014年,表现汶川受灾羌族民众异地重建家园的史诗性影片《迁徙》上映。该片根据羌族作家谷运龙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展现了从大地震的悲怆到走向新生活的豪迈,也表现了汉羌民族融洽相处的和谐之美。
前不久,由羌族导演艺兮执导的纪录片《神性的天空》在网络平台播出,该片入围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该片没有解说词,以纯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以杨水生、杨贵生兄弟为代表的羌族“释比”传承羌文化的故事。
2014年问世的首部羌族母语微电影《莫朵格依》,同样是由艺兮执导的。影片讲述了羌族少女依娜在城市与羌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选择,体现了青年一代传承羌族艺术的使命感。
此外,《云上的人家》、《蝴蝶今夜降临》、《欢迎你到阿尔村》、《古堡之吻》、《九里香》、《闻香识途》等一批电影,都是聚焦灾后家园重建和羌文化保护的影视作品。
“羌绣计划”:实现文化传承与妇女增收
羌绣是羌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震后,羌绣产业承担起了灾后生产自救和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了“羌绣计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羌绣产业。当地妇女按照帮扶中心的要求参加技能与生产培训,培训合格后领取绣片回家绣制,完成的羌绣作品再通过公司对外销售。上万名妇女因此掌握了羌绣技能,实现致富增收。
北川羌族自治县也大力发展羌绣产业。据统计,近8年,北川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共培养出1.2万名合格绣娘,其中包括14名各级“非遗”名录中的羌绣传承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6年5月13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