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全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班开班
  作者:吴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4-11 | 点击数:2236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来自河北、贵州及本市和平区、南开区的非遗传承人、从业者等50名学员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得到活态的传承与保护。

  培训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

  天津工业大学针对参与学员的情况,依据“通识课+专业课+参观交流+实践”的教育教学体系,设计了基础理论与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研究与实践、作品创作实践与展示5大模块课程。将邀请国家及天津市非遗传承人和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开展培训,以提高传承人群的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营销能力。

  文章来源:天津北方网 2016-04-09 07:39:48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琼中“三月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苗族传统文化
下一条: ·让文物的光芒照进当代传承未来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