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富阳纸农传承千载的诚信经
  作者:李少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30 | 点击数:1695
 

   浙江富阳素有“土纸之乡”的称号,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富阳的竹纸文化,不仅以其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而闻名,在整个行业中所秉持的诚信精神同样值得称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富阳竹纸文化中的诚信,不光体现在产品质量的诚信上,还渗透到每个纸农、槽户、商号的心灵。“讲诚信”的精神规范着纸匠对每一道工艺的操作行为,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守信誉”的信条督促着槽主、纸农们的经营之道,成了超越任何金银财宝的金字招牌。

  山林划界秉持的“信”

  在富阳的竹纸产区,千百年来“信”的力量,一直保护着行业内的安宁和祥和。“界竹”是两个山主的共有财产,山主之间秉持着对山林划界原则的遵守和尊重,很少发生砍伐过界的情况。即使是新来的帮工误砍过界,也会说明情况并主动道歉、归还,更不会到人家的山上去偷砍。据史料记载和老人们的回忆,富阳整个南北山区历史上只有因柴草、树木山界造成人为误会,引起邻村、邻县的几次重大纠纷事件,但千百年来从未因竹林资源引起纠纷。纸农们在竹件滑行路上(砍伐后、竹件下山的路上),如果有一两根竹在半路上掉队,只要将竹子搁置路旁,哪怕后面还有数十人下山路过,也绝不会少一根,只等失主第二天带回。

  一直以来,富阳竹纸产区的纸农、槽户的造纸材料都堆放于室外和不设防的槽厂、焙垅等处,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干燥的原料、在纤化过程中的半成品,甚至是捆扎好的产品,都不会无故丢失。即使是外乡人来村里办料开槽做纸,也不会有偷盗情况。在富阳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不讲诚信偷人家的料和纸,谁就三代不准开槽。诚信的准则在富阳百姓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

  工艺流程坚守的“信”

  在富阳,竹纸行业中的每一个纸匠对自己的工艺操作都精益求精。如制浆工在掰料时,就连米粒大的砂皮料也要搓松后去掉。为了保证质量,抄纸工每抄一张纸,都会仔细查看四周,绝对不会将破纸或杂物刷放在纸桩上。晒纸工牵(剥)每一张纸都会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力求完整地牵离纸仝(榨去90%至95%水分、可以搬动的湿纸块)平整地晒燥。在整件纸的数量上,五张纸一组,二十组一刀(一刀等于100张),50刀一件,决不会人为地缺张少刀,其要求和银行职员点数纸币时一样,绝对准确。

  在造纸的各个工序中,每位工匠在生产中都秉持的诚信,成了富阳竹纸信誉的根本保证。一张无形的通向职业岗位的“诚信证书”,成了每一位纸匠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纸业经营恪守的“信”

  在富阳竹纸行业内,竞争尤其激烈的并非竹纸的价格,而是竹纸的质量。纸农们和槽主追求的是“质量提升、生产安全”,而大小商户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如果一家供货商能长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全国各地的客户、资金自然会汇聚而来。业内一般也不会出现员工半路跳槽,槽主拖欠员工工资、客户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情况。

  在商品交易中,富阳竹纸的产品件件盖有印章,印章上会标明产地、商号品牌、质量等级和商品名称,一目了然。其中生产商自盖产品的质量等级,既是考虑到防止因客商失误错卖商品而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是生产商承担产品质量的诚信表现。这其实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在行业内,绝不会发生将二级品打上一级品印章的情况,昧着良心求利益的事情是富阳竹纸人所不齿的。

  诚信孕育着竹纸文化,培养了淳厚的民风。纸匠靠技术和诚信吃饭,槽主靠安全生产和诚信立业,大小商户靠平等、守信为经商之本,形成了富阳竹纸整个行业内对事公平、待人平等、恪守诚信的道德风范。也正是凭着诚信,富阳的竹纸生产才蒸蒸日上,生产工艺日臻完善,产品质量日益提高。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3月25日第7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下好“中国豫剧”一盘棋
下一条: ·国宝级艺术家聚杭话昆曲传承 盼思接传统融合当下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