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素有“土纸之乡”的称号,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富阳的竹纸文化,不仅以其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而闻名,在整个行业中所秉持的诚信精神同样值得称道。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富阳竹纸文化中的诚信,不光体现在产品质量的诚信上,还渗透到每个纸农、槽户、商号的心灵。“讲诚信”的精神规范着纸匠对每一道工艺的操作行为,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守信誉”的信条督促着槽主、纸农们的经营之道,成了超越任何金银财宝的金字招牌。
山林划界秉持的“信”
在富阳的竹纸产区,千百年来“信”的力量,一直保护着行业内的安宁和祥和。“界竹”是两个山主的共有财产,山主之间秉持着对山林划界原则的遵守和尊重,很少发生砍伐过界的情况。即使是新来的帮工误砍过界,也会说明情况并主动道歉、归还,更不会到人家的山上去偷砍。据史料记载和老人们的回忆,富阳整个南北山区历史上只有因柴草、树木山界造成人为误会,引起邻村、邻县的几次重大纠纷事件,但千百年来从未因竹林资源引起纠纷。纸农们在竹件滑行路上(砍伐后、竹件下山的路上),如果有一两根竹在半路上掉队,只要将竹子搁置路旁,哪怕后面还有数十人下山路过,也绝不会少一根,只等失主第二天带回。
一直以来,富阳竹纸产区的纸农、槽户的造纸材料都堆放于室外和不设防的槽厂、焙垅等处,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干燥的原料、在纤化过程中的半成品,甚至是捆扎好的产品,都不会无故丢失。即使是外乡人来村里办料开槽做纸,也不会有偷盗情况。在富阳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不讲诚信偷人家的料和纸,谁就三代不准开槽。诚信的准则在富阳百姓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
工艺流程坚守的“信”
在富阳,竹纸行业中的每一个纸匠对自己的工艺操作都精益求精。如制浆工在掰料时,就连米粒大的砂皮料也要搓松后去掉。为了保证质量,抄纸工每抄一张纸,都会仔细查看四周,绝对不会将破纸或杂物刷放在纸桩上。晒纸工牵(剥)每一张纸都会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力求完整地牵离纸仝(榨去90%至95%水分、可以搬动的湿纸块)平整地晒燥。在整件纸的数量上,五张纸一组,二十组一刀(一刀等于100张),50刀一件,决不会人为地缺张少刀,其要求和银行职员点数纸币时一样,绝对准确。
在造纸的各个工序中,每位工匠在生产中都秉持的诚信,成了富阳竹纸信誉的根本保证。一张无形的通向职业岗位的“诚信证书”,成了每一位纸匠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纸业经营恪守的“信”
在富阳竹纸行业内,竞争尤其激烈的并非竹纸的价格,而是竹纸的质量。纸农们和槽主追求的是“质量提升、生产安全”,而大小商户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如果一家供货商能长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全国各地的客户、资金自然会汇聚而来。业内一般也不会出现员工半路跳槽,槽主拖欠员工工资、客户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情况。
在商品交易中,富阳竹纸的产品件件盖有印章,印章上会标明产地、商号品牌、质量等级和商品名称,一目了然。其中生产商自盖产品的质量等级,既是考虑到防止因客商失误错卖商品而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是生产商承担产品质量的诚信表现。这其实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在行业内,绝不会发生将二级品打上一级品印章的情况,昧着良心求利益的事情是富阳竹纸人所不齿的。
诚信孕育着竹纸文化,培养了淳厚的民风。纸匠靠技术和诚信吃饭,槽主靠安全生产和诚信立业,大小商户靠平等、守信为经商之本,形成了富阳竹纸整个行业内对事公平、待人平等、恪守诚信的道德风范。也正是凭着诚信,富阳的竹纸生产才蒸蒸日上,生产工艺日臻完善,产品质量日益提高。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3月25日第7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