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忙“年”是传统的民俗景观。俗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真正敲响年节锣鼓的是“小年”。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地群众就忙着备办年货、赶年集。旧时的年货,主要是肉鱼豆腐及各种杂菜,在物质不丰富的时代,这是最好的年节食品。
当代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生活繁荣,过“大年”的物质条件显著改善,人们仍秉承“大年”集中消费的习惯,年前集中采买年货。
但在年货采买方式上,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着当代中国节日文化既传承着古老的年俗文明,又有着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发展。传统忙“年”习俗在传承中变化在继承中创新,既有回归“土”味的乡愁慰藉,也有追赶洋气的新潮;既有传统大年集市的人头攒动,也有网上购置四方年货的悠游体验……这是当代中国年节习俗的新版图,她色彩斑斓,她生机勃勃。
备办年货看起来是个经济活动,但也是种文化:它与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紧密相关,是精神聚焦与情感表达,更是展陈民族年节习俗文化的“夸富宴”。
经历寒潮考验后的中国,到处洋溢着春节的热闹与新春的希望。辞旧迎新是“大年”春节的主题,我们中华民族正积蓄着物质与精神的能量,以昂扬的姿态拥抱新年。今年的春天来得早;今年的春天格外令人期盼……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6年02月02日05版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