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潘博成]无形文化资产保护的台湾经验
  作者:潘博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30 | 点击数:4797
 

 

 
  日星铸字行的活版小印章
 
 
三和瓦窑
 
  
       行走在台湾,能够明显感受到创意不仅仅彰显在文化创意园区、博物馆和创意小店等指向明确的场所,大至校园、风景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小至便利商店、客车、临街墙壁和告示栏等均可成为创意场所。 
       此外,“创意”作为一种方法与策略,使台湾的无形文化资产(台湾的无形文化资产概念与大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基本一致)与当代日常生活的结合也更为紧密,台湾已逐渐形成了“创意导向生活”的无形文化资产的保存与发展理念。
  细察其“创意导向生活”理念,不过是在坚持创意的过程中,注重以下策略的运用:面对当下环境,重塑无形文化资产的价值;面对年轻人实施的“时尚化”战略;实施“体验式”策略,即为民众提供各类参与和体验无形文化资产构想、创作、生产、使用和展示等具体环节的机会。
 
  “价值重塑”与“功能化”策略
 
  所谓“价值重塑”意指无形文化资产价值的内涵与外延在当代环境下的增加、减少和调整等变化过程。功能则是彰显无形文化资产价值及其嬗变的直观剖面之一,它一方面是价值重塑的重要渠道和方法,另一方面它也依循无形文化资产的当代价值而不断调适。
  高雄大树地区由于土质优良,自1918年起便是台湾传统砖瓦烧制技艺的重要区域,至20世纪60年代逐渐走向没落。位于竹仔寮的三和瓦窑是目前仅存不多的砖瓦窑,在无形文化资产保存价值和瓦片日常用途渐衰的矛盾中,三和瓦窑重新定位了砖瓦的使用功能——从建筑材料功能延伸出了更多当代日常生活功能,先后开发了名片架、杯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微缩化的瓦片和砖块等拼装玩具。这些产品较之原先的建材功能更为“生活化”。透过创意重新赋予无形文化资产以当代新功能的策略使三和瓦窑得以延续发展,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令台湾众多古厝和古宅等文物古迹在修复中有瓦可用。
  相较于前者全新功能的发明,无形文化资产原有功能在当代的延续或改进则往往争议较少,也具有更为广泛的实践应用。它们在不脱离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透过改进技术与方法、调整功能的作用形式和受众等手段,以使无形文化资产的原有功能更适应当代环境。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传统表演艺术如何适应当代消费习惯。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明华园歌仔戏的《蓬莱大仙》以及金光布袋戏的《六合水浒传》等剧目均是近20年来台湾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创新的优秀案例。它们均延续着表演这一基本功能,借由新媒体(如金光布袋戏利用电视频道)、调整受众定位(如白先勇对《牡丹亭》的青春式表达)等渠道和方法,使传统表演艺术得以运用新手段延续其基本功能。
 
  “时尚化”与“年轻化”策略
 
  创意能否使无形文化资产导向青少年生活,甚至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个关键性问题。“时尚化”与“年轻化”是目前台湾对此的主要应对策略。
  活字印刷技术是非常古老的无形文化资产,但当前却成为台湾无形文化资产彰显“时尚化”与“年轻化”策略的重要代表。日星铸字行是台湾目前仅存的活版印刷技术商号,他们十分重视研究和分析台湾年轻人的消费趣味和生活方式。在其文化创意商品中,名片设计是颇受欢迎的一类,年轻人会前往该店自行挑选相关活字,放到名片制作匣内刷印,从而制成个性化名片。除此之外,对印量需求大,或有更高体验需求的消费者,日星铸字行还会提供制作活字以及刷印技术培训等高级服务。重要的是,活字印刷技术的应用间接盘活了书法和篆刻等相关无形文化资产,使它们获得利用创意重回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下一条: ·剪纸不应该只是一种民俗
   相关链接
·[高佩英]中华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的 “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初步考察·[陈立仁 李铁琦]地方小吃民俗在抗疫新态势下的传承创新
·[林孟蓉]台湾彰化福海宫风水传奇与签谱探析·[边泽星]台湾地区高雄美浓油纸伞工艺考
·[李西建]以文化创意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美学效用·[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林全洲]《台湾风物》之一页沧桑·[林孟蓉]北台湾妈祖庙「中元普渡」民俗与仪式
·[黄秋菊]台湾六堆韩愈信仰与地方小区营造·陈春声:《信仰与秩序:明清粤东与台湾民间神明崇拜研究》
·[董建辉 何茂旭]台湾高山族“出草”习俗及其成因探析·[周雪香]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
·浙江三大非遗项目首次共赴台湾巡演 ·[李天赐]台湾少数民族神话中“人变动物”故事阐释
·[涂俊]民间美术在传统年节中的作用及文化产业发展·[黎成田]对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创意理念与运营模式的调查
·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