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1月16日,《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5》(简称《报告》)在济南发布。
据《报告》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介绍,该年度《报告》聚焦于当代乡村,并从民俗文化的发展视角予以观测。基于对课题组调查结果的分析,将“民俗文化公共性的激活与重构”作为本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界别特征。
《报告》发布本年度中国民俗发展考察的十个发现包括:国家领导人有关“中国梦”的阐述引起社会广泛共鸣,用民俗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尚;民俗博物馆热潮方兴未艾,“民俗文化进校园”风起云涌;基层农民组织浴火重生,重建之路任重道远;基于本土传统与国际惯例,国家努力完善与强化公祭日制度,借助国家权力、地域共同体、民众对仪式的共同参与,营造、传播公共记忆;让节于民,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仪式建构开始受到重视,以“黄金周”为代表的单向度经济效益模式受到一定遏制;在先行城市化的乡村地区,民俗文化发展呈现出多种样态,其传承再造机制值得注意;国家文化部主导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双轮驱动”,工作有所突破,社会参与性显著增强;非遗保护制度实施十年,促进了广泛意义上的民间传统的复兴,其中包括民间信仰生态恢复;边疆地区面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社区发展、外力干预与自主发展等多重纠结,亟待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当前中国民俗文化公共性激活与重构的趋势,《报告》建议,健全完善当代基层农民协会组织势在必行;尊重团圆,倡导节日的公平共享,调动社会公共资源,拓展节日慰问内容,关注节日弱势群体,构建节日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开以省市或县区为单元的节假日弹性增量制度,扩大社会共享面;在已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为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宏大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智慧与路径;关注民俗文化在先行城市化乡村地区的发展样态,为其传承、创造机制助力添薪,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制度的实施中,如何确认民间信仰的合法性存在,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其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汇入当代社会发展的宏大格局中,是迫切需要做出回答的时代性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01月17日 11:50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