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炳在创作
泥塑:《剪纸》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神州建材城,经营建材的商铺林立。在8号楼阴面的一排商铺中,一家名为“萃艺轩美术工作室”的商铺显得与这里的风格格格不入,这个商铺就是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项目传承人杨远炳的工作室。多年来,杨远炳以黄土为材料,以原生态的风土人情为创作背景,用一双粗糙的大手、几样简单的工具,塑造出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泥人。
走进这间只有4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桌上、工作台上、地面上摆满了各种做泥塑用的宝贝,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遍布每一个角落,既有人物又有动物,造型活泼而逼真。
在仅有的一点空地上,杨远炳正全神贯注地在做一只“廉政警钟”,见到有人进来,手上糊满泥巴的他热情地为客人让座,嘴里还不好意思地说:“我这里到处都是泥巴,你们来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今年46岁的杨远炳从小就热爱美术,念书时在集宁三中学习美术专业,为其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一些基础。“泥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颜色或素或彩,造型以人物、动物为主。”看到客人对泥塑有几分好奇,杨远炳便热情地为客人介绍泥塑的历史和源流。杨远炳告诉客人,他毕业后已经能给饭店做一些广告招牌,还为原来的“牧工商”企业设计商标,在集宁皮件厂十分红火的年代,他设计的改制后的集宁皮件厂“熊猫商标”竞标成功,那个年代十分有名的集宁“雪岭”商标也出自他的手。
由于没有正式工作,有一段时间,杨远炳在集宁师专开了一家小卖部维持生计。在卖货之余,他经常在店里捏泥塑,一些师专的老师看到他的手艺,十分喜欢,经常和他订货作为教具,还帮他联系一些业务。“现在都是学生和老师帮我联系业务,时有时无,而且泥塑很费功夫,利润很少,但我就是放不下这个爱好。”杨远炳如是说。由于条件艰苦,又没有经过专业的泥塑学习,杨远炳的创作道路异常的艰难。“可我就是从心里头喜欢。”他说,“创作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要能有一台好相机,把我的作品定格在照片中,那就更美了。”
作为一名民间艺人,杨远炳十分注重挖掘民俗人物的创作,不断地丰富创作题材。在他的作品中,有走街串巷的磨刀老人,有街头叫卖的小商小贩,有天真活泼的农村牧羊娃,也有普通人生活场景的再现……有人感慨地说:“真是了不起!一把泥土,到了他的手里就有了生命。”2009年,他的两件泥塑作品《唱山歌》、《捏莜面》被乌兰察布市档案馆收藏;同年,杨远炳创作的泥塑系列作品获首届乌兰察布民间艺术作品展二等奖;2014年3月,首届内蒙古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展会在呼和浩特举办,杨远炳的《二人台》、《剪纸》、《爬山调》、《托县鼓匠班子》等8件作品参加展出,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生动地再现了北方农村民俗生活,以小人物、小事件、小题材,去再现生活,其创作手法大胆夸张,艺术视角独特,形成了粗犷、纯朴的艺术风格,受到前来参观的市民关注。
为让作品生动传神,杨远炳收集了许多人物神态变化的图片,没事儿的时候,他就用心琢磨这些人物的表情和神态,在捏制泥人之前,总是在脑海里先形成一个个轮廓,然后分析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变化,最后考虑如何让人物表情真实地表露出来。因此,他让刘姥姥多了一些自卑,让林教头平添了一些愁和恨,让天真的牧童充满了童趣……“泥塑的关键是要传神,要塑出人物或动物的灵魂。”这是他对自己作品的基本要求。
好的泥塑作品不仅要有精细的工艺,还要保证选土的成色和质量。在杨远炳看来,如果泥人的干裂问题解决不了,再生动的作品也只能是块泥巴。为了研究泥土的配制方法,他不辞辛苦,骑着自行车到处采集样土进行实验,综合研究多家的专长,形成自己的独特技艺。如今,他捏制的泥人风吹不干裂,日晒不走形,形象神形兼备。“能够找到满意的泥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合适的泥,才能做出充满生灵的人物形象。”杨远炳说。当人们夸奖他时,杨远炳总是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能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感到很自豪。我不求名利,只为泥塑这门艺术流传下去。”
2011年,杨远炳被列为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虽然拥有高超的泥塑技艺,但是谈起泥塑的未来,杨远炳显得忧心忡忡。他说,泥塑是个很脏、很累的活,人们只喜欢塑制完成后光鲜亮丽的作品,但对脏兮兮的泥土匠,却唯恐避之不及。另外,泥塑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活儿,往往一个姿势要保持很长时间,腰酸背疼是常有的事儿。更重要的是,泥塑因为本身材质所限,与玉雕等其他工艺相比,市场不是很好,因此愿意跟他学泥塑的人寥寥无几。
说起未来的心愿,杨远炳表示,希望将来能成立一个泥塑馆,将泥塑作品保留下来,让泥塑这门技艺永远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5年12月31日第12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