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说
◆吴元新(中国民协副主席)
我也是一个国家级传承人,在进入国家级传承人名录之前,我已经做了二十几年,也没有说一定要有多少补贴才做。就像刚才王丽敏老师讲的意思,也是出于自己的热爱,才把传承的东西做下来。这么长时间下来,我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也有一点体会,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开传承人会议并专门听传承人讲话的,我没有遇到过。实际上,传承人有很多的意见、要求、想法,可以通过这样的会议提出来。我建议政府文化部门,多组织这样的会议,定期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把传承人的声音反映上来。
第二,进入名录的传承人都有一个传承基地,这个基地有的是政府的,有的是租的,有的是自己建的。如果政府提供一个稳定的传承场所,使人能够安下心来做事情,这对于非遗传承工作会有很积极的作用。
第三,十年来,我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帮助。清华美院的一些老师对我们的专业给予了很多关注和研究;我女儿出了十本书,进行技艺的总结和提升,也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最近,南通大学成立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我们主动到院校去找专家,使技艺有一个更好的学术支持。
第四,今后的打算。一是继续带好传承人,做好技艺研究工作,我的传承人,包括女儿、女婿,一共有十多位,他们可以把我的技艺传承下去。二是要做好创新,搞一些产品拓展。要有销售量,就要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要求,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可。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脆弱的,只有保留传统技艺才可能传下去。我们要在传承传统的前提下考虑创新,做好生产性保护,回归自己的本原。
◆曹保明(中国民协副主席)
认真梳理自己的技艺会使传承理论得到提高。技艺遗产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文化,特别是当遗产在某一种场合、某一次展示、某一种交流、某一次碰撞之后所产生的形态,所发挥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所出现的生动和弱点,都需要自己一一记录下来并进行梳理和分析。对遗产的梳理,恰是传承人对遗产理论的提高,因为遗产的质量就是遗产理论的高度。只有熟知自己的遗产,才能更好地描述自己的遗产,展示自己的遗产,发挥自己的遗产,传承自己的遗产。然而,许多时候,传承人忙于交流或其它业务,忽略了对自己遗产的关注,这其实是忽视了遗产的作用,更无法开展分析和梳理。因此,传承人要养成经常梳理和分析自己遗产的习惯。
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结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5年12月09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