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为期两天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中文堂开幕。
12月5日,为期两天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中文堂开幕。论坛以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变迁为背景,探讨全新的文化遗产整理与保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少数民族研究所所长朝戈金,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伟时等领导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演讲并对话。
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传承方式、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变迁。信息化时代使得这种文化变迁的前景更加不可预测,它给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对学术发展与不断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屈盛瑞在开幕式上表示,借着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将是未来一大主要模式。但目前,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数字化保护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围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论坛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演讲。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以其国家为例,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宋尾恒一带来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制作方法与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存在方式。来自美国的副教授杰森·杰克逊以北美为例,带来演讲《博物馆民俗和非遗研究中的数字化实践》
此次论坛将持续两天。主办方表示,希望借此次论坛为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带来新的启示。
文章来源:南方网 2015-12-08 09:06:54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