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方法论研究首期系列讲座
leçon inaugurale des études transculturelles: méthodes et perspectives
Methodology of Transcultural Studies
2015年9月至10月
September-October,2015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Center of Study for Chinese Folklore and Ancient Writ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hinese Folk Culture,BNU
·项目主持人·
董晓萍教授
·讲座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前主楼B700A励耘学术报告厅
·讲座时间·
上午9:00—12:00 / 下午14:00—17:00
开幕式
|
2015年9月7日上午9:30—10:20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学术讲演厅
|
中欧学者联合主讲团队
|
讲座题目与日期
|
(法)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 ) 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终身教授、原法国远东学院院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特聘专家。
|
引言:汉学研究方法 (9.7下)
第一讲:用中国文化特色认清中国文化道理(9.8下)
第二讲:依靠汉字文言考古学划分古代历史分期(9.16下)
第三讲:用整体观点考察中国思想的特殊性(9.21下)
第四讲:特别考察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礼治” (9.28下)
|
(法)金丝燕 (JIN Siyan) 教授法国索邦大学文学博士、一级教授。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汉学系主任、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校长助理、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跨文化对话》杂志副主编。
|
导论:跨文化研究与文化转移的定义(9.9上)
第一讲:佛经汉译:早期中国的文化接受(9.10上)
第二讲:中国文学西渡(9.11上)
第三讲:中国新诗源 :初期象征派的接受视野(9.14上)
第四讲:当代中国的文化转移平台:跨文化对话杂志(9.15上)
|
(爱沙尼亚)于鲁.瓦尔克芬兰科学院通讯院士、国际叙事学会副会长、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民俗学系主任。
|
第一讲:爱沙尼亚传说中的社会现实建构(9.27下)
第二讲:欧洲魔法故事研究(9.28上)
第三讲:民俗中的人兽互变与人类学中的本体论转移问题(9.30下)
|
乐黛云教授,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跨文化对话》杂志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原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
|
第一讲:多元文化发展与跨文化对话 (9.7下)
第二讲:跨文化对话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9.21上)
|
王宁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主编、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
关于汉字性质与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一、关于汉字是“表意文字”,二、关于汉字“汉字文化圈”,三、“表意文字”的范围与特征,四、汉字与其它表意文字的差别 (9.16下)。
|
程正民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俄文艺理论比较研究专家。
|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跨文化研究 (9.18下)
|
王邦维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
|
第一讲:书写“异域”:古代中国的印度想象与经验(9.23下)
第二讲:“边地”还是“中国”: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优越感问题(9.25上)
|
李国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9.23上)
|
董晓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社会学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
第一讲:跨文化民间文学研究的遗产、方法与个案(9.24下)
第二讲:跨文化民俗学研究的体裁与民俗志(9.29下)
|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
2015年9月4日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