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高小康]保护记忆场所 维系精神文脉
  作者:高小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26 | 点击数:2469
 

  “记忆场所保护与活化”学术沙龙于日前在上海举行。本次沙龙以“不同时空视野下的记忆场所”为主题,与会者从学术理论、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实践,对于不同时空下的记忆场所保护与活化进行讨论。

  空间意象是唤起乡愁的重要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教授、课题首席专家陆邵明指出,记忆场所保护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保护对象已经从社会精英层面的遗产转向大众群体的集体记忆。记忆场所主要是指具有保留并能繁衍集体记忆的特色空间,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积淀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遗产中代表性的场所。虽然大多数记忆场所不能列入完整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范畴,却是普通市民赖以生活、工作、休闲之处,是“乡愁”的重要物质载体。课题组对中国近百年关于乡愁的认知进行了追踪分析,发现唤起乡愁的重要因素是家乡的空间意象。这种因故土而生的空间意象是构成乡愁的基础性要素。那些具体的、碎化的、充满着爱与忧伤的记忆通常以“家”的场所为中心,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形成了乡愁中的“家国情”。留住乡愁离不开百姓身边的记忆场所。留住身边的记忆场所实际上也是对相关群体与个体的尊重。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让市民“记得住乡愁”,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维系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典型“记忆场所”。需要关注的记忆场所有多种类型。从主题来看,包括文化类场所、生活休憩类场所、生产性场所、宗教纪念性场所、特色场所等。从形态来看,不仅要关注公共性建筑,还要关注公共空间;不仅要关注场所语境,也要关注一些记忆片断。此外,结合第三次文化遗产普查点进行梳理,对于既有文化遗存中难以纳入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具有独特集体记忆的,可将其纳入记忆场所的范畴;对于一些已经纳入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不值得严格、完整保护的,可以采用退出机制,将其保存到记忆场所数据库。

  作为这个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笔者认为,这些年城市建设中有两个冲突的概念,一个是发展,一个是保护。发展概念的核心就是破旧立新,而保护的最高目标是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尽管在实际矛盾处理中这两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妥协,但在根本理念上二者存在着不兼容的断崖式对立。破旧立新的发展观是一个世纪以来非常典型的概念,代表性人物是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他认为现代城市就应该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材料建设的完美居住机器;保护概念则往往走向另一极,简单说就是把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隔离、封闭,变成对传统文化的临终关怀。从规划发展的理念看,如果没有法规红线保护的限制,所有旧的东西都可以甚至应该拆除;而从文化保护的立场出发,只要是古旧建筑最好都不要动。这种断崖式对立的观念冲突造成城市建设中无解的悖论。

  坚持有根系、有内涵、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需要在破旧立新的发展与原汁原味的保护这两种对立概念的断崖之间找到沟通的桥梁。从发展观来说,需要与破旧立新不同的另一种观点,即把城市视为有文化内涵的,有记忆、精神、文脉的生命体,形成与居住机器不同的建设理念去经营、培育有生命的城市。文化保护不是临终关怀而是保育,就是要把集体记忆融入现代生活,滋养传统文化,使之在现代空间活化和生长。不管是规划也好,保护也好,都要具有使城市有根系、有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沟通断崖的桥梁就是“育”——如果说发展是培育城市的生命力,那么保护则是对城市精神文脉的保育。养育城市的文化内涵,培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这应该是规划发展与文化保护共享的价值观念。在城市建设实践中沟通发展与保护的可行性途径是从两者之间的对抗、博弈转向一种阶梯式沟通,就是在规划的核心需要和保护的核心需要之间形成阶梯性的层次关系,找到可以沟通的环节来达到互补的层面。

  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核心成员蒋宏教授提出,我们缺少和普通人的生活相关的保护。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薛理勇从“外滩”的名称、地理变迁、租界发展历史、两岸区域规划等多方面揭示了黄浦江的来龙去脉和石库门等上海地域建筑的历史背景与记忆,同时也提出了存在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问题,包括分头管理、法律机制不健全等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王林认为,记忆的保护与活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记忆场所,它所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最后才是它的活化。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通过三个案例介绍了不同社会空间维度中物件、建筑以及文化符号所构成的不同记忆场所,探讨如何挖掘其中的保护价值。他介绍了通过创意设计,采用物、体、媒介叙事,来活化建构社会关系的研究案例。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秘书长张楠教授指出,空间的价值在于给人记忆及亲和性。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则提出艺术介入活化记忆场所的可能与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孔繁强认为“记忆场所的故事需要传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张晗通过数据介绍了国外记忆场所的研究动向,显示出多样化的记忆场所的研究在国外兴起,正在成为文化遗产、城市记忆的热点。

  与会者认为,记忆场所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新趋势,是“乡愁”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无论是体制内自上而下的规定,还是体制外自下而上的介入,记忆场所的保护与发展的协调互补将是新趋势。

  (此次沙龙研讨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14ZDB13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07月26日 09:13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16届学术大会在乌兰巴托召开
下一条: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预备通知
   相关链接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潘鲁生]城镇化进程中民艺调研的路径与方法
·[兰玲 李文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杨旭东]民俗文化不能缺席新型城镇化
·[夏循礼]城镇化和市民化态势下本草食俗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李泽鑫]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研究
·[汪欣]若非乡土,如何非遗·城镇化浪潮下海南农村民俗文化该如何重建
·[高丙中 宋红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机制梳理与政策思考·[钱斌]地方认同与国家话语
·[刘敏]城镇化背景下的凤阳花鼓生存现状研究·[梁珊珊]消失的“胥山”
·[贾蔓]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田青]城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
·[张士闪]“顺水推舟”: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忘却乡土本位·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