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东方与西方,无论发达与落后,无论贫穷与富裕,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我们在知音故里汉阳宣誓,竭尽所能,带动更多的人保护我们人类的记忆,用我们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汪洋大海!”
这是10多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日在湖北省首届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峰论坛上发出的《非遗保护汉阳宣言》,也是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这个以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闻名全国的农民社区在非遗保护道路上又一次大胆实践。
早在2012年初,江欣苑社区以自身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龙舞(高龙)为引导,吸纳湖北省内众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商品化程度较低、传承人生存艰难的非遗项目入驻园区,建成了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入驻社区的非遗项目技艺有了传承,产品有了创新,传承人收入增加明显,市场正逐步扩大。同时,传承园将非遗项目聚集起来形成了发展的合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此建立产学研基地。尽管成效显著,但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党委还是心存隐忧:一是传承园非遗项目的影响力有限,了解、认知、喜爱的普通人群的基数太少;二是愿意学习非遗技艺并且能够踏踏实实学成的年轻人还太少;三是一些不适合在社区收徒传承的非遗项目,没有一个稳定、长期的展示和弘扬的平台。于是,江欣苑社区党委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
从今年初开始,他们投入重金,打造了以传统文化传播、非遗传承和生产性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专业网站。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表示,该网站的创建,就是为了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喜好,用他们最喜欢、最习惯的方式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文化变得更接地气。
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朱进认为:“互联网加剧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压,作为被保护起来的文化,非遗是典型的弱势文化,互联网是年轻一代的东西,它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捷的方式实现传承人与受众的联系。没有互联网,非遗会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
为了进一步论证非遗与互联网的关系,江欣苑社区近日承办了湖北省首届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峰论坛。在这个有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论坛上,“互联网+非遗”的前景得到了肯定和赞赏。
据了解,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展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建构的权威性的互联网平台,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一种是由研究会、协会主导的以传统文化研讨、交流为核心的互联网平台,如影响颇大的中国民间民俗网等;还有一类是分类更明确、研究更细化,以高校、研究机构为主体的非遗信息展示平台。
与上述“高、大、上”网站不同的是,江欣苑社区创办的高龙非遗网站主要展示的是贴近百姓生活的非遗信息,无论是创新性的非遗产品、传承人的绝技绝活,还是社区居民“看非遗、学非遗、玩非遗”的精彩故事,都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孙正国看来,江欣苑社区利用自身特点,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有生活之根的互联网时代传承模式。对那些青睐网络的年轻人来说,非遗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能够切实看到绝活、找到师傅、学到本事。
武汉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张李义说,非遗项目就应该利用网络新媒体来加大宣传,从而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非遗。同时,借助互联网手段,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自己的技艺展示给年轻人,吸引他们的加入,以解决非遗传承中师资、生源信息不对称,传授成本高等问题。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感慨地说:“江欣苑是由几个渔村变成城中村,最后合并成社区的。合并后的社区没有文化传承,但他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文化凝聚到社区居民之中。这一点很不容易。”他认为,“传统文化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你不尽力保护它,不让它融入当代社会,它必然会消失。我们现在的保护工作,更多的局限于政府、研究者和传承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加快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结合,有朝一日,如果非遗保护能够扩大到普通的民众,那非遗才算是真正的活了。”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5年6月29日第2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