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扮重要角色
  作者:记者 张清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1-19 | 点击数:3105
 


  本报济南1月17日电 (记者 张清俐)1月17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民俗运用与当代社会发展论坛”暨《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介绍说,该报告基于对2013年民俗文化年度发展态势的观察与理解,将“多主体的民俗运用”作为2013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界别特征。据对2013年中国民俗文化现象的调查发现: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民众注重传承与活用民俗传统,调适社区生活,体现出主动建构自身生活世界的文化传承与创造精神;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促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与民俗文化的自发发展形成互动态势,相辅相成;民俗的产业化功能回归常态,其文化生态功能受到空前重视;而如何将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济世致用,助推社会发展,仍有待强化。

  报告建议,未来政府应探索当今“礼俗互动”的有效模式,优化社会治理方案;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优化城乡社区建设;灵活运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区域共享机制与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21日第695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处境与发展前瞻
下一条: ·“首届中原年俗文化论坛”寻找年味
   相关链接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
·[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