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礼俗互动逻辑是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维度
——历史学民俗学学者对话 以礼俗互动逻辑理解中华文明
  作者:张清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 点击数:5363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 张清俐)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些传统思想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如何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当代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命题。11月28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学者从不同学术视野开启关于礼俗互动的历史与现代问题的探讨。

  礼与俗在历史上分别指涉什么?《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据此,马来西亚欧亚大学教授王琛发认为,历史上的礼制是为了整体国家运转以及建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社会规范,制定了各处必须遵守的制度性仪式节文,带有教化的责任。习俗则是人们自发传承的地方性生活习惯,发展成集体的行为规范。

  “礼俗是了解国家与社会的中介。”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常建华认为,民俗反映民众日常生活,属于社会层次,作为礼仪的民俗受到国家、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精英的强大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尤其如此。古代礼俗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官府与士大夫推行的结果,移风易俗正是这种社会实践。《礼记·王制》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表明了“礼”和“俗”二者可以各行其是、同时互相丰富相关活动的主张。同时,地方社会也不是完全被动接受来自国家与精英阶层的影响,习俗也会对士大夫乃至国家产生一定影响,经改造后纳入礼制。“礼以义起”、“礼以情起”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形。

  近现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在大量民俗田野调查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至今仍在以较为完整、活态的民俗生活方式继续传承,并借助民间社会的内部逻辑,在与现代化进程的对撞中产生了创新发展。

  在对鲁中洼子村的考察中,张士闪观察到,当地村民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经常以“老礼”、“老风俗”等名义运作公共价值,在组织仪式、化解纠纷、统合伦理秩序等方面,村民会提及“心”、“性”、“道”、“教”、“公”、“私”、“义”、“利”、“理”、“礼”等语词,起到了“以言行事”的作用。“这些语词通过与地方生活实践的结合,获得富有弹性的理解和运用,体现了民众个体自觉地与乡土社区乃至国家政治相涵化。”张士闪介绍说。

  与会学者强调,对礼俗二分的社会现象应持历史辩证态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表示,当我们讨论礼俗之分与互动时,应看到今天的“礼”和“俗”都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礼”和“俗”,从文化的意义来说,礼俗观与生活方式观一样,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内部二分的概念与思想方式,有助于理解现代社会实现动态自我完善的规划。

  张士闪也表示,礼和俗毕竟是人们为理解“地方”生活而发明、运用的概念。在关于“地方”的日常表述与生活实践中,并非普遍存在截然的礼俗二分甚或对立的关系,但与礼俗有关的话题,却不仅涉及地方生活的建构,也涉及各层级的文化认同与地缘政治的运作问题。这在以“时空压缩”为特征的当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次研讨会表明,礼俗问题正成为历史学与民俗学形成有益交融的问题域。常建华认为,礼俗是历史学特别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礼俗研究需要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交流与合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12月01日 08: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推动“学科合作” 构建“中国学派”
下一条: ·中国宝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14年会召开
   相关链接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刘晨]“墓神”后土的诞生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