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 张清俐)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些传统思想文化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如何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是当代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命题。11月28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学者从不同学术视野开启关于礼俗互动的历史与现代问题的探讨。
礼与俗在历史上分别指涉什么?《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据此,马来西亚欧亚大学教授王琛发认为,历史上的礼制是为了整体国家运转以及建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社会规范,制定了各处必须遵守的制度性仪式节文,带有教化的责任。习俗则是人们自发传承的地方性生活习惯,发展成集体的行为规范。
“礼俗是了解国家与社会的中介。”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常建华认为,民俗反映民众日常生活,属于社会层次,作为礼仪的民俗受到国家、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精英的强大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尤其如此。古代礼俗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官府与士大夫推行的结果,移风易俗正是这种社会实践。《礼记·王制》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表明了“礼”和“俗”二者可以各行其是、同时互相丰富相关活动的主张。同时,地方社会也不是完全被动接受来自国家与精英阶层的影响,习俗也会对士大夫乃至国家产生一定影响,经改造后纳入礼制。“礼以义起”、“礼以情起”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形。
近现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在大量民俗田野调查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至今仍在以较为完整、活态的民俗生活方式继续传承,并借助民间社会的内部逻辑,在与现代化进程的对撞中产生了创新发展。
在对鲁中洼子村的考察中,张士闪观察到,当地村民在各种交际场合中,经常以“老礼”、“老风俗”等名义运作公共价值,在组织仪式、化解纠纷、统合伦理秩序等方面,村民会提及“心”、“性”、“道”、“教”、“公”、“私”、“义”、“利”、“理”、“礼”等语词,起到了“以言行事”的作用。“这些语词通过与地方生活实践的结合,获得富有弹性的理解和运用,体现了民众个体自觉地与乡土社区乃至国家政治相涵化。”张士闪介绍说。
与会学者强调,对礼俗二分的社会现象应持历史辩证态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表示,当我们讨论礼俗之分与互动时,应看到今天的“礼”和“俗”都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礼”和“俗”,从文化的意义来说,礼俗观与生活方式观一样,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内部二分的概念与思想方式,有助于理解现代社会实现动态自我完善的规划。
张士闪也表示,礼和俗毕竟是人们为理解“地方”生活而发明、运用的概念。在关于“地方”的日常表述与生活实践中,并非普遍存在截然的礼俗二分甚或对立的关系,但与礼俗有关的话题,却不仅涉及地方生活的建构,也涉及各层级的文化认同与地缘政治的运作问题。这在以“时空压缩”为特征的当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次研讨会表明,礼俗问题正成为历史学与民俗学形成有益交融的问题域。常建华认为,礼俗是历史学特别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礼俗研究需要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交流与合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12月01日 08:1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