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尊重“土”工艺 融合“洋”设计
  作者: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6 | 点击数:3281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之一,在原料的选用、造型、色彩、制作工艺等方面,体现着各地不同的文化审美情趣。近日,由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陕西省文化厅联合甘肃、贵州、西藏等西部11省区艺术(文化)馆举办的“锦绣辉煌·中国西部民间刺绣艺术精品联展”在西安举行。展览期间,来自各地艺术(文化)馆或非遗保护中心的代表及刺绣传承人齐聚一堂,围绕刺绣艺术共话面向未来的传承保护之道。

  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

  近年来,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比如藏族唐卡的销路日益看好。据拉萨堆绣唐卡传承人罗布介绍,一幅1米见方、名为《白度母》的唐卡作品,其制作成本约5万元,售价大概在七八万元之间,一般以宗教内容为主题的唐卡作品,特别是超大幅作品颇为畅销。

  “唐卡市场行情的看好,使得各类唐卡传习所无论是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不愁生源。”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干部常岩指出,在唐卡热的背后,其传统技艺的传承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从勾线到上色,再到开脸,一幅上乘唐卡作品的诞生,需要艺人有着不惜工本、不惜时间的忘我投入。这是技艺与心态的双重磨砺,一名学员至少要坐足8至10年的冷板凳。但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不少人心态浮躁,两三年便出师开店,甚至把技艺变成流水作业,不但令市场上的唐卡作品鱼龙混杂,而且少了一份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挚爱。”

  研讨会上,多位代表在发言时表达了类似观点,刺绣的传承发展要重视技艺背后的文化。甘肃省庆阳市文化馆干部缪雪峰表示,民间刺绣蕴藏着人们童年时期的回忆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民间信俗痕迹。自庆阳香包绣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当地通过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以及开设香包博物馆、成立香包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措施,努力“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有代表指出,作为技艺与文化的混合体,传统刺绣工艺凝结着民族审美情愫和大量的文化信息,这些同样需要代代传承。

  发展须面向未来

  “在宁夏,有着许多以‘公司+农户’为模式的刺绣合作社,它们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困难,如缺乏面向市场的设计,传统绣品与人们的需求脱节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非遗保护部主任雷侃说。面对这类价格亲民、工艺高超的传统绣品的滞销,多位代表直言,西部地区的民间刺绣艺术必须适时发展,面向未来。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据该县文化馆馆长刘应军介绍,盘绣是当地妇女的必修课,能绣善绣者众多,但长期以来,绣品只出现在很厚的衣服或相对笨重的挂件上,销量不佳。去年,在未改变针法的基础上,盘绣工艺被移植到丝巾上,受到了市场的欢迎,销量可观。

  有代表指出,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刺绣工艺要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一要改变小规模、单一的生产方式,加强手工艺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规模效益;二要通过专家、艺术家群体的介入,从注重实用性提升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三是要多方合作改进工艺,包括从手法、造型设计各个方面引入现代科技成果,寻求保留传统与表现现代的完美融合。

  重庆市渝中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利君表示,蜀绣要走好面向市场的生产性保护之路,从设计上来讲,绣品图案不能仅是传统的花鸟猫狗,要融入当代时尚元素,面向年轻人,吸引年轻人;从革新工艺技术及经营管理模式上来讲,要从独立的作坊式生产提升到统一的品牌运作,同时借助媒体传播、口碑传播、互动传播等现代营销传播手段,推广蜀绣品牌。“只有把非遗的‘土’工艺与‘洋’设计融合以后才容易占领市场。同时,要努力思考如何让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有效对接。”缪雪峰表示。

  交流促进提升

  “传统从来就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吴立春表示,蜀绣可以学习羌绣的古朴厚重、简洁夸张、用色大胆、对比度强的艺术表现形式,羌绣亦可学习蜀绣针法多变、线片光亮、细腻柔和、色彩艳丽的技法,从而相互借鉴,融会贯通。

  研讨会上,多位发言者均指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并认为此次陕西省艺术馆牵头搭建平台展示刺绣精品、研讨西部刺绣发展,开了一个好头。罗布告诉记者,此次来西安的交通费用由西藏自治区群艺馆负责,到西安后的参展及食宿均由陕西省艺术馆负责,作为传承人,他轻松参展,还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有所启发。

  陕西省艺术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说,此次展览从西部11省(区)共遴选了120余件(套)刺绣精品进行展出并举办关于刺绣发展的研究交流会,不仅仅是为了集中汇报和展示近年来西部省区关于刺绣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更是为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聚焦西部民间刺绣艺术的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10-24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2014年年会举行
下一条: ·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倡导非遗融入生活
   相关链接
·[张玉]符号消费视野下的唐卡产业发展研究·[张兆林 李希进]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标准研究探微
·[喻颖 李佳]刺绣工艺在新冠肺炎疫情宣传与叙事应用·[钱永平]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
·[邓启耀]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多重文化遗产价值·锦“绣”河山:石林撒尼刺绣可持续生计培训班
·[钱永平 李波]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的晋中经验·[刘冬梅]技艺的“体化”视角:造像量度在西藏唐卡传习中的身体化过程
·[崔雅]乳源瑶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探析·热贡唐卡研究成果展亮相恭王府
·吉林省满族刺绣和满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开班·20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新疆哈密刺绣提高班结业典礼在广州大学隆重举行
·黑龙江非遗刺绣展亮相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藏召开《唐卡分类》地方标准讨论稿内审会
·首届中国国际唐卡艺术节将在今年8月举行 ·立档: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工作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田野普查展开·《中国民俗文摘》:总第十期(唐卡专号)要目
·唐卡艺师西合道:别让唐卡艺术走上炮制之路·[付裕]唐卡:市场新宠的逆市突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