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石榴熟,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1日——13日在素有石榴之乡的枣庄市峄城区召开。此次会议由山东省民俗学会、枣庄市民俗学会成立筹备委员会联合举办,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政府协办。开幕式由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主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界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刘德龙和峄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贺泽分别致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中国节日志总编纂李松,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刘铁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处副研究员王学文分别作了有关石榴文化的学术报告。山东省枣庄市有关领导、山东省民俗学会部分会员及民俗爱好者共计80余人参与此次盛会。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着石榴文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等议题展开学术讨论,会议期间组织考察了峄城区的冠世榴园和山亭区的翼云石头部落民俗村。会议气氛热烈,形成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为枣庄市石榴文化的弘扬与开发以及山东省民俗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一、石榴之乡中的石榴民俗
枣庄峄城区被称为“石榴之乡”,身处“石榴之乡”,尽显石榴民俗,石榴文化早已融入“石榴之乡”的民众生活中。枣庄石榴文化研究会的程作华以题《枣庄运河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大运河文化为背景,将枣庄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事象展现出来,特别是对石榴文化进行了有特色论述,枣庄的婚育习俗中与石榴有关的内容特别多,定亲的女子要给未婚夫绣石榴荷包,新娘出嫁要穿石榴大红袄,嫁妆中要有一对绣有石榴的枕头、肚兜,刻有石榴的“百子床”,新婚房屋门窗要贴石榴剪纸,并且在枣庄民间也流传着榴下求婚、榴下求子、榴花为媒的传说。
枣庄学院的王明远从多年在枣庄工作生活的经历和田野考察入手,对石榴文化影响下的枣庄民俗事项以图片的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展示。她认为石榴文化细致入微的渗入到枣庄民众生活。例如,早年结婚时要穿红裙子,当地把这种红称为石榴红,在小孩子过百岁或送粥米时,外婆或姨送给小孩的长命锁上也往往会找到石榴图案,并且枣庄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等也大量出现石榴题材。端午节,枣庄还流传着用石榴花泡水洗眼能够防治眼疾的风俗,当地民众的小孩拉肚子、冬天手上出现冻疮用酸石榴煮水医治往往具有奇效。
峄城区作协主席邵明思从作家的角度将峄城区石榴的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陈述了有关石榴的故事、传说与趣闻。峄城石榴始于汉代,明代成林,清代成园。相传西汉丞相匡衡辞官时将原为皇亲国戚才能种植的石榴从长安带到枣庄,枣庄开始种植石榴,到东汉朝时期此处曾大范围种植枣树,相关的就带动了其姊妹石榴的种植,到三国时期,曹操任兖州相,在此处屯田养马,但不准老百姓种庄稼却可以种植石榴和大枣,也无形中推动了石榴的种植。在邵明思看来峄城石榴形成现在的规模,既离不开老百姓的集体劳作,同时也离不开历代峄城名流的推广和重视。历代文人骚客都或长或短的停驻于峄城,如刘伶、李白、王瑛等,产生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传说。明时期的文人贾三近创立青檀诗社,经常邀请周边文化名人至峄县(今枣庄峄城区)观赏石榴,到清时代的峄县县令张玉树又十分重视农桑,这些在邵明思看来都对峄城的石榴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二、石榴民俗中的文化关注
生活中的石榴文化和学术中的石榴文化要区分对待,挖掘石榴民俗,打造石榴文化不能忽略在石榴之乡生活劳作的民众。刘铁粱教授以《石榴之乡和石榴文化》为题提出谈石榴文化不要只谈石榴文化多子多福等吉祥符号,应该对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生活的地域性文化创造给予更多的挖掘。石榴种植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品种不同,更重要的是石榴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是不同的,所以刘铁粱教授认为“石榴文化”的概念不等于“石榴之乡”,并且现在对“石榴之乡”的研究还比较贫乏,将“石榴之乡”中与石榴种植有关的普通人挖掘出来,特别是要关注石榴背后丰富的生活故事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应成为今后课题研究方向之一。
李松主任从民俗、民间文艺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开始理解石榴,认为在全球化语境下石榴文化(民俗文化)成为一种弱势文化,需在政府和学者帮助下发声,引起文化关注。在民俗文化转化成文化资源时需冷静,石榴文化的挖掘利用中不能带有太多的功利性。并且在民俗资源(石榴园)的旅游打造中注重生态的同时也要注重挖掘人文资源,对石榴的开发和石榴文化的打造要落实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合理生活状态与合理的发展选择。
从石榴出发去研究社会现象,其实是通过物来看社会发展演进,在王学文副研究员看来民俗学研究应该将物作为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其后,王学文从社会文化心态的角度分析石榴文化,认为石榴文化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延伸,从传统的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演变到石榴可以美容养颜、养生保健等新文化观点,石榴文化被赋予了时尚性。
我们在关注吉祥文化、石榴民俗本身时,也要考虑一下石榴文化除了能到来经济效益,还具的精神蕴藉功能。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在总结专家学术报告发言时认为现在社会矛盾太多、怨气太大,很大程度上对吉祥文化、对传统文化弘扬不够,利用一些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约束、熏陶人民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和谐。所以,枣庄不仅要大力发展石榴产业还要大力弘扬石榴文化,包括石榴文化在内的吉祥文化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需要吉祥文化,中国梦需要吉祥文化。
三、文化关注中的石榴文化开发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管对于学者还是当地的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时如何将枣庄峄城丰厚的石榴文化转换成民俗资源,实现经济价值,如何发展石榴产业,为枣庄峄城石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策略,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热点。
济南大学教授张廷兴从石榴文化创意产业角度出发认为峄城区石榴经营没有形成产业化,石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标志的诠释不足。基于这些,张廷兴教授又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各种学术研讨、著述研究等从学术角度推广峄城文化。第二、进行石榴文化核心的提炼,将石榴文化通过提炼变成一句口号,便于宣传认知。第三、利用编写与石榴有关的电视剧进行石榴文化传播,用人的故事形象表达石榴文化故事。第四、打造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建设5A级石榴文化景区。第五、进行石榴文化节会包装。第六、推出关于石榴文化会展。第七、打造与石榴文化主题相关的公园和广场。第八、进行公司化的经营与操作,靠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将石榴文化和石榴企业做大做强。
台儿庄文化古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天丰从旅游的角度对石榴园产区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整合景区资源;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挖掘石榴信仰文化。并认为现在石榴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区全面考虑。考虑过去,就是思考如何更好的挖掘过去的传统文化,原有的石榴文化怎么去保护;考虑现在,就是要认识到怎么经营现代的文化、提升文化;考虑未来,就是要看到石榴民俗、石榴文化怎么去传承,特别要关注如何在崇洋文化的时代里让年轻人产生传承的兴趣。
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赵建民认为石榴文化和吉祥文化更接近,石榴文化的研究最终要归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为目前的石榴仍没有摆脱以食物资源为基础的食品体系的深加工,做石榴的文化产业就是以食物为基础之上进行文化产业的加减。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研究
在城镇化进程中研究民俗的变迁,与会学者有很多思考。山东大学副教授郭海红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影响下的村落民俗的变迁得到启发,对城市的民俗、城市化的民俗、城镇化民俗概念进行阐释。城市的民俗语感侧重于城市的地域性、城市创造的民俗,城市化的民俗强调城市化影响下,在城市和村落发生的传统、传承的变容,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强调村落的地域性、村落民俗在城市化影响下或者消亡、或者变容、或者重新被创造的多种可能性。
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民俗文物被忽视、遗忘甚至破坏。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杜庆余提出民俗文物是民俗的传承和再现,是一种文化遗存。他从民俗文物的保护角度提出几个原则: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做好规划;设立专项资金,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设民俗旅游村;加强民俗文物保护的人才培养等。而莱西市水集村蒋殿平以本村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论述了基层博物馆的建设的需要和基层博物馆对民间民俗物保护、保存的优势。蒋殿平认为恢复农村传统民俗,既能保护民俗还能带来实惠,在乡村建设基层民俗馆、博物馆,要尽力发挥其传承和传播功能,充分利用馆中民俗物件发掘其观赏性的同时,运用这些老物件吸引民众进行传统体验,因此“民俗产业和民俗收藏大有前途可做”。
潍坊寒亭禹王台历史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辉既看到了“现在的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旧的乡土语境的文化逻辑也必须与时俱进,扬弃再造”,也看到了城镇化进程中民俗变化的只是表象,而实质的内涵仍没有改变。并且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宗法制度的被解构和传统道德约束机制的被破坏,同时乡土社会中如火如荼的民间信仰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大都市也会有一席之地。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林德山以日照农民画为个案分析遗产的制造与再生产。认为在时代的背景下,日照农民画不可避免的就成为了商品,并且和全国其他各地的农民画一样“因政治而兴起,随运动而发展,伴展览而辉煌,就市场而衰退,共旅游再复兴”。在时代价值的引导下,以自身的调试适应现代的价值,但是对于遗产价值的保护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在带给当地民众利益的同时,不能降低其幸福感和当地的认同意识。
山东大学副教授刁统菊则提出城镇化过程中的民俗研究是民俗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变迁问题,从学理上来讲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与广泛开展,乡土文化语境正在发生越来越显著的变化,但我们却不能不要城镇化。并且随着城镇化深入开展,民俗文化自有它的适应能力,民俗的变迁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最需要保护的是传统民俗文化带给人们的自足感和幸福感。但是并不见得所有的民俗文化都要保护,有些传统道德机制被破坏,或者一些传统民俗无法适应城镇化,这是就需要引导民俗适应城镇化,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有益身心有益社会的新民俗的养成,及时记录保存必然要消失的民俗文化,这些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
兖州市文化馆徐月强的发言以《乡土文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浅析》为题,认为乡土文化的直接来源是农耕文化,它紧密贴近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凝结,并认为乡土文化是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对城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积极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坚持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兖州市文化馆馆长李丹很同意这种观点,同时他也提出了城镇化与民俗文化出现了割裂,民俗文化逐渐被忽视、被冷落、出现了退化和断层的严重危机,所以他提出了民俗文化要被时代所用,对待民俗文化需要遵守文化的扬弃,发扬优秀的文化,摒弃糟粕文化。
五、城镇化进程中民俗学者的担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
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议在13日上午下半段的自由发言中形成高潮。一些学者就现在民俗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如民俗学者的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刘铁粱教授站在民众的角度去认识民俗研究很具启发意义。
刘铁粱教授认为民俗学者的话语结构比较复杂,既要为政府说话,又要站到民众立场,还要有自己的声音,所以在他看来民俗学者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立场,而应成为一个沟通的桥梁。民俗研究者在讨论遗产的再生产、非遗生产性保护以及研究民俗时往往从国家的、宏大的视角去考虑其保护的意义、价值,却很少从民众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其价值,“普通人的话语应该在学术刊物和著作中应当被呈现出来、传达出来,呈现他们的话语不仅仅包括他们怎么说,也要包括他们怎么做”。并且他还指出民俗学研究者在面对遗产保护中不合理的一些国家政策要敢于指出,以影响文化的建设能够更多的体现出民众自身的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体性。最后他提到民俗学界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写作方式——民俗志,这个民俗志是不等同于史志办要求的按照一定体例描述的工具书,而是深入百姓生活,加入自己的思考而整体呈现出来的民俗志。
李松主任在这一时段的发言主要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他的观点主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学术上还没讨论清楚;政府和民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互动中政府比较强势,所以担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远离其自身的本真;希望建立一个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体系。山东大学副教授朱以青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具有博弈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把它当做资源还是保护起来?其次,她认为民俗保护的碎片化比较严重,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作为研究,如果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和大的文化环境背景下做民俗研究,这种可透视性以及变迁的过程会看的更具体。
最后,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对本时段的学者发言作总结,他认为这次学术讨论会对民俗学有很强的启示性,民俗学者要做好民俗文化的管家。城市建设进程对民众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大学教书,在社科研究部门搞研究,还是在基层搞民俗研究、发掘,或是在其他部门工作热爱民俗事业的,每一位专家学者和地方工作者都应该向李松主任和刘铁梁教授提出的当好一个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管家,写好刘铁梁老师提出的民俗志。
(由学会秘书刘旭整理完成20131030)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