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首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会议综述
  作者:刘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1 | 点击数:4765
 


论坛开幕式 侯姝慧/摄

  “首届民族文学博士后论坛”于2014年9月18日、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论坛得到了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承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做了关于全院博士后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朝克做了会议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处长李晓琳、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副处长王宇也参加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主持了开幕式。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39篇,有29位学者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此次论坛并发言。这29位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三峡大学等14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来自汉族、藏族、满族、达斡尔族、傣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瑶族9个民族。其中博士后研究人员12人、博士研究生12人、青年教师和学者5人。论坛也是青年研究工作者对学科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多样性认识的一个平台。这对于促进青年研究工作者对学科整体性的认识和建构是有好处的。

论坛与会人员听取发言人报告 侯姝慧/摄

  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论坛评议人,他们是保证论坛工作顺利开展和研讨效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评议人需要提前审阅需要评议的与会代表的论文,评议报告在论坛举办时讲演。论坛中每一场次的时间大致在100-120分钟,与会代表发言完毕后,设置了15-20分钟左右的评议人评议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们主要对本场3-5篇发言人的文章进行评议,主要工作是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论坛发言人全部发言完毕,分组评议人评议完毕后,由总评议人发表意见。评议工作是与会代表非常关注的重要环节,有创见、有思想,认真负责、公允严谨是评议人的邀请原则和评议原则,这对论坛形成好的交流、学习氛围至关重要。评议人吕微、杨利慧、巴莫曲布嫫、户晓辉、施爱东、王杰文、孙正国诸位老师的评议有见地、很严谨,与会代表普遍感到受益匪浅。与会代表的准备工作做得严肃认真,有的文章是国家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有的文章是博士论文的精髓部分,有的文章是多年跟踪调查的报告,能够显示出作者的研究能力。参加论坛的年青人乐于交流分享,论坛气氛自由活跃。

  本次论坛以“当代社会口头传统的再认识”为主题,立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试图在宏观上把握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趋向,促进民族文学、民间文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后和青年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与会代表们围绕论坛主题,纷纷做出精彩的学术演讲,而各位评议人的深度点评,更是将本次论坛的学术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论坛现场 郭翠潇 摄

  评议人户晓辉将这四篇论文归纳为“文体的实践问题”。这四篇文章有理论性总论,也有个案性分论,不论他们研究的体裁是传说还是史诗,都涉及到实践的研究。正是因为聚焦于实践和使用问题,我们才能把“民众”摆在一个主体的位置上。

论坛现场 郭翠潇/摄

  18日上午,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主持了本届论坛的第一场发言。本场共有五位与会代表发表演讲,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孙正国教授的《口头叙事媒介:口头传统再认识的关键点》;三峡大学丁晓辉博士后的《“民族志式的描述”与“立体描写”──邓迪斯与段宝林之必然巧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祝鹏程博士后的《“民族艺术”的历史建构——以三篇现代相声文献为个案》;北京大学博士后颜水生的《价值判断背景的口头传统与文学史学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旭的《表演语境中文类的互动与传统化实践——以蒙汉民歌漫瀚调为例》。五篇文章或多或少都关涉对当代口头传统研究相关理论的反思,孙正国着力于口头媒介之于多媒体时代的生存性思考。丁晓辉分析了邓迪斯“民族志式的描述”与段宝林的“立体描写”,在民间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下的多重契合及其深层次原因。祝鹏程“以小见大”,选取三个个案,精巧论述了作为一种现代性建构的“民族艺术”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密切关联和互动发展。颜水生关注口头文学传统进入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过程中,遭遇的价值立场预设困境。王旭则是通过“文类”概念的定义和发展,探索“漫瀚调”表演中的文类的传统化问题。

  本场评议人施爱东研究员精当地将本场发言分类概括为:“两对师兄妹和一个电灯泡”,通过师兄妹间的参照互比,在选题、论述、语言和对论文的整体把控能力等方面,犀利地指出了五位发言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18日下午,论坛第二场发言的议题主要集中在神话和史诗研究方面。在俄日航旦研究员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刘潋博士后的发言《美索不达米亚洪水神话口头——书面的转化与版本、异文辨析》,针对国内学界在使用国外古代神话文本时盲目使用、不加求证的现象,阐述文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美索不达米亚洪水神话造成的影响,提醒我们在使用上古文献这类“有限度的”文本时应更加审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文奕《花开彼岸——从伊朗史诗<列王纪>看马萨格泰人的地理坐标》一文,从“鲁斯塔姆闯七关”故事入手,分析“马赞得朗”并非传统上认为的中亚马赞得朗地区,而是近东的吕底亚地区。进而根据希罗多德《历史》中的记载,得出居鲁士大帝并非终结于里海而是命丧中非乍得湖。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镁硒的《口头传统的延续与流传——<天问>的创世神话结构与南方史诗的比较研究》,从古典文献学角度剖析《天问》,认为《天问》是经屈原整理的口承神话知识汇编,而《天问》最初的口头传统背景则在民间口承的《黑暗传》中得到某种呈现,深入剖析口承传统有助于我们解决古代文献中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多在《神话传统的传承机制与多元呈现——基于哈尼族“哈巴”中鱼创世神话的讨论》发言中,细述“哈巴”传统中鱼创世神话的多维传承,指出多维度的综合研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深化方向。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的张岩副教授的《神话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品格》,着眼于中国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的强烈神话意识,阐述这种神话意识的生成,及其外化而生的独特审美诉求和文化品格。

  第二场评议人杨利慧教授首先肯定了本场五位发言人的论文的价值与意义,随后针对大家的不足之处给予了细腻的点评,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改善建议。

  18日第三场的主持人和评议人分别由祝鹏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户晓辉研究员担任。四位发言人的主题基本围绕“传说”展开,有河南师范大学教师任志强的《中国都市传说研究: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研究生程鹏的《旅游领域中的当代传说研究——以两则“尽头”传说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蒋海军的《崀山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博士研究生阿婧斯的《关于<江格尔>真实性问题研究——以伊犁昭苏县格登村为例》。任志强回顾了我国“都市传说”(Urban Legend)理论的引进及本土研究历程,认为在中国这一领域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张对我国都市传说研究现状和西方都市传说理论进行双重反思。程鹏通过两则“尽头”传说,解析旅游活动促生的当代传说,提出此类传说中景观叙事的重要性,以及景观叙事和口头叙事间互相支撑的结合形式。蒋海军的文章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角度,论及如何在旅游资源产业化中保护、利用和发展崀山传说。虽然阿婧斯的研究对象是《江格尔》史诗,但她关注的是《江格尔》在蒙古族人眼中的真实性问题,挖掘真实性表象之下掩埋的文本神圣性和超自然神力,以及植根民众意识之中的超文学实际功能是导致信实与否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意娜的主持下,本届论坛正式进入19日的首场讨论。李丽丹、侯姝慧和谭璐三位发言人,先后就口承故事和民间文学方法论问题发表演讲。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李丽丹首先带来题为《朝格日布之“汉族故事”研究──以<王外外的故事>为个案的分析》的演讲。《王外外的故事》是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汉族文化背景故事中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明代“三言”故事,并采纳了部分明清小说常见母题。对二者间的互文性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解决明清短篇小说向多民族民间叙事的传播途径和故事生成机制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侯姝慧的《1980年代口承故事的书写变革及其文化功能——以1980年-1989年<故事会>等刊物为例》,梳理了10年间《故事会》刊发口承故事和相关理论研究情况,探索口承故事书写变革的趋势下口承故事的书面转化、新故事文体特征的形成及其文化功能的实现。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谭璐,她的题目是《民间文学方法论的形态学提炼:从外部视角到四种研究方式》。她以“内”、“外”视角为区分,观照民间文学学术史,指出以外部视角为主导的研究取向是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界的现状,这就更需要我们反观历史,夯实民间文学自身的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巴莫曲布嫫研究员点评了本场论文,认为三篇文章虽然差异甚大,但都探讨了民间文学的基本问题。李丽丹的选题由于语言问题会比较冒险。侯姝慧的统计学方式值得肯定,建议重点考察办刊人和办刊队伍对刊物发展的促进作用。谭璐并不一定要将内外二元视角截然对立,可以去寻找能够契合的视角。

  第二场的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群主持,中国传媒大学王杰文教授评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姚慧的发言题目是《藏族<格萨尔>神授艺人史诗音乐“创编”的神圣性──由斯塔多吉的采访个案想到的》,通过对神授艺人的采访追问神授艺人史诗音乐思维的特殊性以及重复的意义,揭示出音乐可能是一种神的想像形式。重复演述与表演的心理功能,在史诗音乐得到了最直接地承载和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屈永仙,在她的《试谈傣-泰民族诗歌传承人“章哈”的发展脉络——基于2012年跨境民族田野调查的材料》一文中,带着疑问进入田野,在田野中发现处在巫师和职业歌手“章哈”之间的过渡阶段的另一种“章哈”──“巫章哈”,并在田野中印证“章哈”和“巫章哈”口头传承方式上的异同。来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的戚晓萍以《“二郎山花儿”传承现状调查报告》为题,分享了她对“二郎山花儿”的传承现状的调查成果,她区分了多种场域下“二郎山花儿”的传承和传承内容,并反思“二郎山花儿”传承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王杰文教授总结以上三位的发言,认为她们都围绕“民族口头传统艺术”展开独立思考,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就三位论文中的弊病提出了参考意见。

  19日下午第三场发言由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姚慧主持,华中师范大学的孙正国教授评议。本场的四篇文章: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高云球的《满族神话视野下的知识生产与理论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吴刚助理研究员的《对达斡尔族口头传统<奇三告状><战罗刹>的考察》;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梁爽的《从民间叙事看辽宁锡伯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崔磊的《内外界阈口头遗产保护传承的价值评定和分形性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小说歌”为例》,基本聚焦在东北地区口头传统问题研究与族群认同方面。高云球追溯满族神话的源流和叙事形式,构建满族神话表征下的族群知识谱系,力图在历史碎片中还原出满族神话的乌托邦式族群文化内涵。吴刚辨析达斡尔族口头传统与创编者之间的复杂关联,关注其中的文类交织、创编者身份确认、文本定位等问题,摸索传统维系、文化传播意识与个人创编驱动力的关系。梁爽根据锡伯族喜利妈妈传说和《黄柯氏神医传奇》两个个案,探讨锡伯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分析族群认同的语境中,知识分子是如何借助传说构建锡伯族共同体的。崔磊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小说歌”的基本概况,探查地方政府在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的正负价值和政府介入“畲族小说歌”保护利用中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孙正国教授认为这一组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对族群口头传统的发掘与再造,前三篇分别展示了在族群传统中的现代关照,现代人类学和文化理论的关照。强调学术研究当审慎对待理论视角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本届博士后论坛的最后一场讨论,在四位发言人的陈述中展开。本场的主持人和评议人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的尹虎彬研究员和纳钦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尧博士后在她的《口头叙事与地方性神灵的成神模式──以山西洪洞地区的通天二郎信仰为对象》一文中以田野为基础,解析洪洞地区通天二郎的成神模式,探讨了描述成神过程的口头叙事是如何促进信仰发生并完成建构的。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赵巧艳副教授的《侗族传统民居上梁仪式的田野民俗志》展示了她在侗族民居上梁仪式中获得的详细田野资料和思考,向大家系统呈现了侗族传统民居上梁仪式完整场景。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赵艳副教授的《时间中绵延的言语——青海土族口头传统中的历史记忆》,就土族族源的历史记忆、土族民间信仰、土族婚嫁习俗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土族的口头传统是土族人传统文化的象征,有利于形成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潘琼阁的文章《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从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看民间历史叙事》,探讨了海登•怀特历史诗学之于民间历史叙事的适用性,从民间历史叙事的真实与虚构和编撰的本真性层面挖掘怀特的理论对民间历史叙事研究的积极作用。

  纳钦研究员对本场发言做总结性点评。认为做学术一定要深入浅出,要合理运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深化我们的研究。在赞赏诸位发言人论文优点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



吕微研究员做论坛总评议 郭翠潇/摄

  四场发言结束后,本届论坛迎来尾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吕微研究员担纲总评议人,为首届民族文学博士后论坛做出精彩总结。吕微研究员为引出本次论坛发言的分类与评议,首先阐释了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认识论。他说到人是媒介性的存在,正因为内心有“他者”存在,人类才不孤独。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要具备清晰的问题意识,然后到田野中去论证这个问题,最终形成一个概念。人是理性的动物,如果我们按照理性的法则分类这两天的发言,是完全成立的。康德区分了理性的三种使用,即语境中的认识、经验型的实践和先验型的实践,经验型实践是语境中的实践,先验型实践是脱语境的实践。基于理性的三种使用方式,这两天近三十篇会议发言,有的属于语境下的认识论范畴,有的属于康德所谓的经验性实践性研究。但是最后一类脱语境实践研究基本没有。因此希望我们年轻的民俗学者们把自由意志放入实践当中的脱语境实践研究,这是我们民俗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也需要你们参与这一实践中来,促进这一实践。



闭幕式与会代表发言 郭翠潇/摄

  最后,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主持了本届论坛的闭幕式,与会代表们纷纷发言,倾诉自己几天来的参会感想,表达对主办方、承办方和评议老师们的感谢。两天时间,一场思维的盛筵,采撷无数新思。至此,首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圆满闭幕!


首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合影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10月19日 14:53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北方民族大学举行中美“花儿”研究现状座谈会
下一条: ·青年学者研讨我国的移风易俗实践
   相关链接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民族文学》展现各民族灿烂文化
·[董秀团]白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混融特质及对边疆民族文学发展的启示·[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在广西桂林开幕·“跨境、跨文化与新时代民族文学”第二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在京举行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视角·[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跨境、跨文化与新时代民族文学”:第二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征文启事·2018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邀请函(1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吴道毅]“五四”以来南方民族文学的话语建构及其嬗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