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面对当空皓月,远在他乡你会否怦然心动?
——民俗学者话中秋
  作者:记者 周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7 | 点击数:4447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 周玮)又是一年八月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远在他乡异域、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怦然心动,产生心理的共振共鸣,形成心理凝聚,‘千里共婵娟’。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民俗学者李汉秋说。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李汉秋说,早在周朝就有祭月的仪式,现在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候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扩至民间,有广泛的拜月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减淡,欣赏的态度逐步加强;在欣赏中人们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加上这时正是秋收季节,中天一轮月,秋野万里香;到唐代中秋节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赏圆月逐渐成为全民族的习俗。

  李汉秋认为,跟西方狂欢节的格调不同,中秋节的格调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静清雅的,抒情的。中国人出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赋予中秋节浓重的人伦情思,寄托着团圆的心理期待。团圆是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

  “月光好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跟着嫦娥一起游月宫。月亮是朦胧的,这种朦胧美的意境,伴随着中国的孩子,度过如梦如幻的快乐童年,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月亮情结。所以长大成人后,仍觉得月是故乡明,把月亮跟故乡,跟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联结起来。”李汉秋说,“中秋是月节,是以圆月为标志的月节,寄寓着华人团圆、圆满的心理诉求和精神追求。”

  谈到异趣纷呈的中秋习俗,李汉秋说,毫无疑问,最普遍的习俗是吃月饼。“人们享用的绝不仅是月饼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亲情的滋味,这种亲情浓得化不开,长久地贮存在心中,而不是只停留在口舌。”

  令李汉秋颇感兴趣的,还有中秋之夜“摸秋”、“偷”人家瓜菜的节俗,这缘自“讨彩头”的心理,湖南侗族则叫“偷月亮菜”;在台湾也有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偷菜的习俗,“偷着葱,嫁好尪;偷着菜,嫁好婿”;闽南和台湾妇女有一种中秋节俗,叫“听香”:妇女点香礼拜后,留心听别人的谈话和歌唱,以此“口彩”来占卜自己的未来。还有,南京等地区“走月”习俗,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都赏心悦目……

  “各地习俗多姿多彩,但万变不离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李汉秋说,社会要积极地引导好、发挥好团圆心理结构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从而通过中秋节庆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国家统一。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4年09月07日 15:43: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台湾学者赞赏大陆列中秋为法定假日:有助传承
下一条: ·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