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9月7日电(记者 余瑛瑞)在民族韵味浓郁的二胡、笛子、扬琴合奏和徐徐呈现的古色古香的中秋月夜图中,厦门大学“中秋文化论坛”6日晚拉开序幕。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统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观潮、燃灯、赏月等习俗,更被赋予与家人团圆、友人欢聚的深刻内涵。
论坛以“中秋团圆夜,两岸共此时”为主题,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及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徐泓、厦门著名学者彭一万、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旭等学者,分别从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等不同视角切入,挖掘中秋佳节的文学底蕴,解读中秋节日的演变轨迹,探讨两岸中秋民俗的异同。
古往今来,从中华民族对月亮都有怎样的称呼开始,有怎样的故事和传说,有怎样的诗词歌赋和好文章;到中秋节是怎样产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中秋节在民间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再到海峡两岸的饮食和民情都有怎样的习俗、两岸民众对中秋团圆寄予怎样的期盼;提问、答疑、歌曲清唱、古诗诵读、猜谜,多元视角、多种形式,台上台下对话形式不拘一格。
徐泓介绍了台湾过中秋节的情况。徐泓说,大陆有什么,台湾就会有,福建闽南特别是厦门中秋博饼,现在台湾开始风行,在台南更是盛行,还没到中秋,百货公司就开始忙促销了。徐泓十分怀念台湾传统老月饼,“虽然比较甜,油也比较多,但特别好吃,那是从闽南带过来的,现在的月饼受日本和香港的影响,包装精美,但是口感明显不如过去的老月饼好吃了”。
徐泓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联结海峡两岸的情缘纽带,建议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他希望两岸青年学子们能传承好自己的传统,弘扬好自己的文化。徐泓很赞赏大陆将一些民俗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做法,认为有助于传统的传承。“比如中秋节,爱人团圆、亲友团圆、两岸团圆”。
厦门大学中秋文化论坛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古韵流芳”——中华传统节日系列论坛之一,是继清明论坛、端午论坛之后的第三场论坛活动,旨在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4年09月07日 12:32:3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