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呼涛)人类文明长河中越来越多的文化遗迹或被岁月尘埃掩埋,或变得晦涩难懂,而数字化技术正在架设起物与人、历史与现在乃至未来的桥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9月3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三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上,这样描述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关系。
单霁翔说,作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方式,数字化正在试图将破碎的历史密码进行破译,将已经消失或者尚存的珍贵历史信息记录并解读,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传递给公众。
本次论坛是中国大陆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领域的首次大规模论坛,由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美术学院主办,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等机构承办。
论坛执行主席、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说,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翻译,将消失的遗产带回当代”,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文化遗产“翻译”为当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而解读遗产历经破坏、重建、修复和改造而不断变化甚至丢失的历史信息。
在中国重要遗址保护的进程中,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正在为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提供着各种全新手段。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清华大学的“数字圆明园”、故宫博物院的虚拟复原技术和“紫禁城祥瑞”等APP产品,以及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等已经为遗产数字化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中国有很多非常珍贵的遗产,其中一些规模特别巨大、内涵特别丰富、价值非常重要的城址、宫殿等被称作大遗址。它们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中,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重大的机遇。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投入20亿元人民币对100处大遗址的本体和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初步建立了以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为核心、百处重要大遗址为支撑的保护格局。
童明康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需要一些很好的实践,来更好地定义、保存和开发相关的概念和标准,并把这些不同的系统进行连接,数字化能够让遗址更好地为未来所用,更好地实施保护。
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主席马里奥·桑塔纳说,文化遗产完整性是评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字化是用更为鲜活的留存、恢复珍贵遗产的方式。全世界很多机构和专业组织都在致力于这项工作,这不仅是对历史和公众负责,更有益于协调好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
他说,遗产数字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研究学者从最初使用非常初级的计算机建模工具,发展到通过摄影测量、3D打印和无人飞行器拍摄等新兴技术虚拟还原出这些遗迹更有质感的立体细节,让公众得以一步步靠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文章来源:网易新闻-新华网 2014-09-03 21:29:02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