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纪念马三立诞辰100周年”的系列活动8月31日在天津落幕。在这个中国相声界“群贤毕至”的演出的同时,一场关于纪念马三立的座谈会也在举行。在相声茶馆遍地开花日益火爆、传统相声看上去迎来“文化复兴”的今天,“相声的讽刺精神去哪了”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在天津曲艺理论家、南开大学教授薛宝琨看来,“在马老的相声里,我们不觉得他在讽刺谁。他的相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温柔敦厚,这一点和新相声截然不同,新相声完全变成了打倒、批判,与其说我们现在不敢讽刺,不如说我们不会讽刺。”(9月2日《东方早报》)
相声式微有目共睹,类似集中会诊也绝非仅有,每次也总能找出现时相声缺乏“讽刺精神”的病根,但每每“问过诊”了,方案也拿了一大堆,结果几年下来,涛声依旧。今天的相声没有讽刺这是定论,但相声不只是讽刺就行,在愈发开放的互联网面前,单纯的讽刺语言缺乏竞争力,或者讲,相声需要讽刺,而讽刺只有特色才可构成相声文化的特色。
回顾老一代相声演员的相声,固然那个年代缺乏电视电影的强力竞争,也没有小品对观众资源的争夺,但许多相声本身充满了幽默,仅看脚本,也幽默感十足,如马三立编创的单口相声《逗你玩》《家传秘方》《检查卫生》,还有马季创作演出的《五官争功》和《宇宙牌香烟》等。许多老一辈相声演员编创的作品贴近生活实际,虽然讽刺意味十足,但不至于简单直白,要么夸张,要么隐喻,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近年相声一直在搞所谓的创新,主要思路无非是想通过更多的肢体表演丰富相声,如冯巩那样一再以“相声小品”玩跨界就算频频拿奖,但似乎除了春晚舞台,现实空间捉襟见肘。
就相声的衰落,有人归咎为竞争激烈,言外之意过去空间更大。此论看似有理,实则站不住脚。现在传播媒体多,特别是影视艺术的兴起这是事实,但历史上也有戏剧、街头杂耍等。历史上相声所在的小剧场一开始并非今天霓虹灯烘托的舞台,而是与观众“平等”的露天场地。相声就是为了讨几个钱,说得好有人就捧起个钱场,根本就不可能有体制豢养一说。在生存危机面前,相声最终靠“口碑”发展壮大。
长期关注民俗的岳永逸教授在新近出版的《忧郁的民俗学》一书中,从民俗学角度剖析了相声的衰落。认为当下相声的舞台化,实际是抛弃了传统相声的“小剧场”。今天虽然也有一些“小剧场”,但这只是规模意义上的,并不等同传统露天且与观众对等的小剧场。这种差别实际意味着相声逐渐褪去了民俗色彩,被想当然地精英化。或者讲,相声面对的观众应该是大众化的,而非少数群体。
基于上述理由,如果说今天的相声需要怎样的讽刺,窃以为至少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讽刺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对于时弊的讽刺要进行艺术加工;二是相声当思考如何回到群众中去,在民俗本原中汲取艺术营养。
□禾刀
文章来源:新浪-郑州晚报 2014年09月03日00:5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