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陶立璠:“七夕节”保护需要坚守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5 | 点击数:3675
 


  中国的“七夕节”在沉寂多年之后,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终于打破沉寂,复苏并活跃起来。目前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有甘肃西和的“七夕节”和广州天河的“七姐诞”,即将进入第四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的将是湖北郧西的“七夕节”。和“七夕节”相匹配的还有众多的《牛郎织女传说》也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在中国,由七夕和牛女传说构成的节日习俗流传之广,内容之丰富,在中国民间节日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七夕节”又名“女儿节”,顾名思义它是妇女的节日。这一节日的主题是“乞巧”,而且为乞巧设置了许多仪式环节。以甘肃西和的“乞巧节”为例,就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等仪式,这一仪式和伴随这一仪式的道具,构成民间社会的仪式规则,缺一不可。

  今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首先要尊重民间传承,要怀着敬仰的心情保护民间传承。也许各地的“七夕节”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七夕文化的传承会出现许多差异。比如西和的“七夕节”是以乞巧仪式的完整性,分布地域的广泛性,节日时间七天八夜的持续性,乞巧歌的宏大的叙事性,构成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广州的“七姐诞”虽然含有乞巧的内容,但表现形式不同于西和。它是以摆巧、拜仙、乞巧、吃七娘饭、看七娘戏等为仪式规程。“摆巧”展现的是广州七夕工艺系列作品,如斋塔、芝麻香、鹊桥景观、七娘盘、七夕公仔等。而祭拜的对象主要是牛、女二星,其次还有织女六个姐妹。可见广州的七夕节是以摆巧的方式,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祭祀是广州七喜文化的特色;而湖北郧西地区的“七夕节”又与西和、天河不同。郧西“七夕节”的主要仪式是请七姐,姑娘和年轻媳妇乞巧,占卜爱情婚姻;做巧食,用面粉做成各式花馍、巧果,摆放在庭院中,供织女品尝;做香包、绣球,送给心上人;还有喜蛛应巧。这大概出于《荆楚岁时记》中的“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此外,还有染指甲、坐看牛女星、求子习俗。尽管三地的七夕节存在地域差异,但都是一种仪式文化,这种仪式文化中包含着妇女们殷切的期望——乞巧,表现出妇女的聪明和智慧。而这种智慧是通过各种仪式和作为七夕道具的各种物象来表现的。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首先要认同七夕文化的仪式性,仪式是由信仰支撑的,对“巧娘娘”的信仰,是创造和传承七夕文化的动力。

  目前,在节日文化的传承中,有些失去了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所作的承诺。许多的保护被行政化、表演化、舞台化、广场化、旅游化了,偏离了保护工作的初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守护精神家园的行动。“留住历史、留住记忆”是要告诉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我们的先辈是怎样生活和思考的。

  本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因此才需要去保护。但如果借保护之名,随意篡改,创新,将民间自发的节庆活动,生硬地变成XX文化节,附加许多不必要的内容,甚至将其表演化、舞台化,放弃这一文化的仪式特征,生活特征,那将是一种失败的保护。当然我们不是一味反对创新,创新首先要取得传承者的认同。另外为了宣传七夕文化,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是可以的,但对于保护主体来讲,它只是一种辅助形式,一定要和民间七夕活动的原生态样式严格区别开来。

  最后,目前要特别警惕商业化对七夕文化的冲击。对于“七夕节”,目前有一种特别的声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社群不能不引起足够的注意。新华网报道过一则消息,“七夕节”即将到来,作为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似乎有逐年升温之势,并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将七夕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十分荒谬的。但在强大的舆论鼓动下,似乎已经势不可挡。如果在网上输入“七夕网络购物”检索词,相关词条超过400万条。而有的购物网站更是推出一档名为“爱你一整年”的鲜花网购活动,并“搭配”不同款式的情侣戒指。这不能不使我们担心。大家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是与《牛郎织女传说》交织在一起的。查阅中国的历史文献,历代诗词和节日习俗,有哪一个文献记载讲“七夕节”是“情人节”?没有。那么,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究竟是情人还是夫妻?他们的夫妻生活是喜剧还是悲剧?鹊桥是情人相会的场所吗?抛开七夕节的“乞巧”主体,杜撰出一个情人节来,蒙蔽真相,但是浪漫掩盖不了无知和愚蠢。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坚守,传统的“七夕节”要坚守,坚守我们申报“非遗”项目时所作的承诺。

  有消息说,陇南市已经启动了西和乞巧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而且已被文化部非遗司纳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申报后备库。广州天河好像也有这样的设想。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任何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别国人民也有分享的权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愿我们的工作能按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精神,做好保护工作。同时要和杜撰的“中国情人节”做斗争,因为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中国的“七夕节”不可能具有双重身份。在这一方面我们诚恳地希望媒体的朋友们能贡献一份力量。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的“味道”
下一条: ·翁敏华:教材“减负”莫拿古诗开刀 文化基因还须心口相传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李丙传 黄煦茜]河北雄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符腾]浅论传统村落的人文记忆传承与保护·[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