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3月14日至17日,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赴土耳其参加“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执行局年度会议,并于会后参加由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主办的“Contesting Method and Theory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Perspectives on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中欧亚理论与方法视角之颉颃)”国际会议,在会上发表了题为 “Oral Epic Traditions in China: Diversity, Dynamics, and Decline of Living Heritage”(中国口头史诗传统:活态遗产的多样性、活力及式微)》的英文报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作为执行局成员,也全程参加了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
该会议由土耳其海峡大学(Boğaziçi University)亚洲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办,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文化遗产博物馆举行。世界不断变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概念层出不穷,对它们的理解和使用,往往由于使用者的不同立场和方法而出现某些错位和误读,影响了学术研究。此次会议旨在分享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地理、历史视角下亚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主流研究方法之利弊得失,以便开拓新视野和新方法。
朝戈金从中国史诗研究的视角,与国际同行分享了亚洲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进展、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他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口头史诗传统研究的学术史,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文类的多样性、史诗流传区域、民族分布以及传承情况,接下来介绍了民族文学研究所学者所做的口头史诗个案研究,以及在史诗研究理论、田野调查方法等方面的有价值的探索和中国史诗学者的学术品格和特色,最后强调了人类口头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国学者在史诗抢救、保护、研究工作方面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得到好评的工作技术路线。朝戈金的报告得到诸多与会代表的赞赏,在互动单元代表们围绕一些议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此次会议上应邀作报告的十余名学者分别来自土耳其海峡大学、马尔马拉大学、安卡拉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巴黎第一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话题涉及历史、文学、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年04月24日 17:32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