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文化遗产亟需建数据库──关注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海南日报记者 蔡葩 通讯员 蔡青 王骄
6月11日,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来临前夕,国内多位知名文化学者、专家齐聚海口,参加国家重要文化遗产项目“国家节日志”的阶段性评审。海南大学借此机会,主办了“海南本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会上,各位专家为海南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畅所欲言,积极建言。
6月11日,来自北京、广州、江西等地的知名文化学者、专家齐聚海口,与海南本地的学者、专家一起考察海南文化,并进行真诚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为海南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支招。专家们结合自己的专长提出了看法与意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海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间性与地域性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海南历史文化与开发过程中的特点与特色,我想: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首先应该建立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我认为研究方向首先应该集中在南海文化、汉族移民文化和黎族文化这三点上;这三点各有特色,也代表了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重点,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研究基础在于资料,首先是文献搜集,其次是资料处理。对于学术研究来说,首先要进行学科建设,建设人文社科基地,发展挖掘传统资源。但就全面来看,我们还要关注民间层面的东西。有许多古籍受到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失真之处较多,不如民间文化层面保留得更具体充分。比如在我所关注的节日研究方面,海南的军坡节就很有特色,与内地的节庆活动相比,军坡节保留了很多原始的仪式与风俗,它带着鲜明的移民文化色彩,也展现了中华文明与文化“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与轨迹。同时,要注意在研究中理清现在的状态,它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是不能回避的现象。但无论如何,它仍然具有着鲜明的民间性与地域性,而且保存较好,需要关注的是它如何在几种文化力量中顽强地存在并在乡间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更要注重对外交流,尤其是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立足本土,发展特色,面向世界。
焦勇勤(海南大学教授):海南军坡节,又称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是海南民间自发兴起的纪念冼夫人的节日,也是海南最独特、最有影响力、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节日之一。军坡节不仅呈现出强烈的汉族文化仪式,而且内部组织严密,社交网络发达,这种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最终构成了一种叫做民间地方文化共同体的组织,这一组织与官方政治组织不同,它以文化作为载体,以信仰作为内核,以地缘和亲缘作为脉络,因此,更具地域性特色,也更有民众亲和力和社会生命力,因此,能够一直延续至今而不衰,这无疑是海南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一大地方特色。
南海文献的寻找对国家有重要作用
李彩霞(海南大学副教授、国家社科课题“南海文献资料整理”项目负责人):南海古籍资料整理的课题在海南有地域优势,海南虽然是陆地小省,但却是海洋大省,南海的大量领海都归属海南管理,海南历史上也留下了大量的相关的资料与记载。但要细致地条分缕析地完成这个课题难度还是较大,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种研究虽然属于古籍研究的范畴,但对于现实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南海正在受到各方面关注的今天,能够通过南海的历代文献找到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还是可以对国家起到重要作用。
刘晓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地理位置重要,深感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地位和重要性。海南原来只是边疆,这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重点在于边疆研究和民族研究,但现在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边疆同时也是开放的桥头堡,我们的万里海疆是国家领土的重要边界,但也是通商与交流的基地。改革开放时代里,这双重功能同时显现出来,这就更加突显出这种研究的重要。这也要求在研究海南历史文化与民间社会的时候必须既有全局观念,同时又有地域视角,把视角面向南海研究是一个可行的,也是必行的方向。这对于研究者来说发挥特色很重要;但这也提示着我们,要有高屋建瓴的研究成果,必须先建设学术人才体系,建设学术团队,而院系专业设置非常重要,因为要教学相长,因为要配合整个学术方向,海南过去高校教育相对单薄,这就需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大力度,能够尽快建设起国内一流的研究团队。有了一流的研究团队,才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为海南历史文化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更全面更权威的决策参考。
文化研究要增加沟通避免重复劳动
徐万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实国家的观念并非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历史与现实之中,海南是沿海沿边地区,具有特色和优势。海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流失,但这是历史潮流。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抢救性地记录与研究他们的原有的生活状态与遗产。其实,他们这种变化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学研究对象,如刚才有的老师说到黎族年轻人不再去过原有的节日,不去对歌,而是改成了到各家里去唱卡拉OK了,这本身就是一种现象。汉族农村的年轻人就很少这样做。歌舞本来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只不过现在改变形态了。另外,大众传媒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公路交通对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改变。这些都应该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将这些首先进行归类,再写出著作,就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贡献。
还有海南骑楼文化,这很好,此类文化现在国家层面上很重视,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资源,也是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但落实在地方,涉及到地方政府的许多综合性考虑。但作为学者,我们可以多研究,多关注,多推动,至少为决策提供参考。在当今的学术领域,单打独斗不行,要发挥集体攻关的力量,海南过去在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术沟通不够,一看成果就知道,很多研究者之间缺乏沟通,经常发生重复劳动、重复出版的现象。
尽快为海南文化建立数据库
鞠斐(海南大学教授):海南本土文化的研究起步虽早,但在全国层面上还缺乏影响力,我们过去只注重史籍的记述,但缺乏一手的人类学调查与科学的整理与总结。这些年海南大学组建了黎族影像资料库,几位老师从2010年开始,拍摄搜集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既包括海南黎族的非物质文化,也包括汉族的民族民俗等资料。现在已经有各类自拍的影像资料四千多分钟,虽然我们对以后如何使用这些资料还没有确切的想法,但无论如何,我们开始了这一步,我想在当今时代,随着影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比起以往更好的手段来记录与保存以往的技艺与生存方式。我们还会坚持做下去,希望以后能够打通与电视、网络等联系,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料。我们也希望能够与国内同行和研究者共享资料,共同研究,为海南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引导大家共同关注这方面的课题。
李松(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民俗文化与科技方面,要集成材料数据库,发挥自身学科特色与地方特色,建立地理图标,做到科技化、数据化的全媒资平台,将民俗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架时空信息;注重学术本体,中间人才稀缺是很大的问题;要注意不要将海南、南海二元化,进行统一、联合性研究;进行文化研究时,可以缩小到一个地区、一个村落来进行,但也要注重整体把握。
王兆庆(海南大学教授):我是搞信息技术的,数据库问题我一直很关注,首先是多屏化、导航、航线问题,地图涉及保密和精度问题,这些数字化的技术对于海南文化与地理的相关数据的录入都有着重要作用。技术上讲,使用GPS、云技术等,海南正在进行智能城市建设。借助云平台是远程终端的使用,建立一个数据库来完成本土文化的资源共享;第二是关于南海研究中的史料文献问题也是一个数据库的问题。
刘复生(海南大学教授)要从文化整体的角度看地方,将地方文化视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局部,从地区、国别、甚至世界文化的角度看其位置与意义。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地方文化与整体文化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我们虽然以特定地方为研究对象,但我们的研究素养与研究视野远远超出地方。对地方或乡土经验直觉与感性认识的超越,自然就会提升地方研究学者的宏观研究意识,地方研究者也就不是地方学者。这样我们的地方研究就会境界高迈,视野开阔、大气磅礴。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2014年06月16日 08:13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