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七夕民俗演变折射中国社会变迁
  作者:记者 庞书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1 | 点击数:2878
 


  新华网西宁7月31日电(记者 庞书纬)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临近,青海省西宁市的23岁青年王彬,早在一周前,就在为节日晚餐操心了。

  “七夕节可是‘中国情人节’呀,总要和女朋友一起吃顿‘烛光晚餐’吧。”王彬说。

  七夕节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成形。相传织女是天宫中的仙女,善于织布,与人间男子牛郎相爱结合,并育有一对儿女。然而根据天宫规矩,神仙不能与凡人结合,两人最终被强行拆散,一家人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一条由喜鹊搭成的“鹊桥”上相逢。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说,在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七夕节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最初的历史记述往往突出织女、牛郎被迫分离的凄苦。后来,则越来越强调全家团圆的情节。农历七月七日,在民间也由原先的“凶日”,逐渐成为“吉日”。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张勃说,七夕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女性为中心。在中国农历七月七日(或七月六日)夜间,未婚女子往往聚在一起,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心灵手巧,因此七夕节也叫“乞巧节”。

  “特别是在大户人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七夕节为女性之间的交往创造了条件。”张勃说。

  除中国外,在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七夕节也是当地群众期盼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

  专家表示,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七夕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曾一度式微。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增强,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不仅被“激活”,而且越来越受到青年一代的欢迎。

  2006年,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值得关注的是,对当下青年男女而言,除传统的“乞巧”等习俗外,七夕节越来越成为谈情说爱、互诉衷肠的节日,并被不少人称为“中国情人节”。玫瑰、红酒、烛光晚宴等,渐渐成为七夕节中经常出现的元素。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文昭曾表示,节日习俗的演变,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变迁。特别是随着80后、90后一代异地就业率的居高不下以及大城市婚恋成本的升高,青年男女婚恋难度增大,因此许多节日都出现了“情人节化”的趋势。七夕节因其原有传说中就有“鹊桥相会”的情节,更容易被赋予“中国情人节”的色彩。

  除此之外,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成为七夕节逐渐“情人节化”的重要推手。记者在网上输入“七夕网络购物”的检索词,相关词条超过400万条,某知名购物网站更是推出一档名为“爱你一整年”的鲜花网购活动,并搭配出售多个款式的情侣戒指。

  专家表示,继承传统文化不意味着固步自封,现代人应当在继承的同时,发掘、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节日仪式与民俗,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传统节日的内涵,要不断地继承和丰富。否则节日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其生命力也就难以长期保持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芳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4年07月31日 09:55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项阳:富裕了,传统就丢了吗?
下一条: ·谌荣彬:也谈“移风易俗”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张勃:共建共享过七夕
·2018七夕旅游指南——你身边的“非遗”专家Cue你·[刘晓春]乞巧拜仙 金针度人:宋以来广州地区的“七娘会”
·[朱双燕]2016年武义七夕节接仙女仪式的田野调查报告·中国(鲁山)七夕节: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商家掘金七夕“浪漫经济”
·[刘宗迪]遥看牵牛织女星·[洗桐]古诗古画中的“七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