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给“老家”留点记忆 且行且珍惜
  作者:陈伶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6-15 | 点击数:2637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城镇转移,一些曾经热闹的村落人去楼空,甚至名存实亡。有报道披露,最近10年来,我国每天有近百个村庄消亡。这些空心村何去何从?如何处置闲置荒废的土地和房产资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湖北、安徽、云南等地进行调研。(《人民日报》6月13日)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宋人王安石笔下的村居景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小学课本,还有“我们村里有一片果园”这样的表述,在儿歌里,尚且有“我们村养了一群小鸭子”这样的句子,不过,这样的文字也注定将逐渐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时代标本。对于笔者来说,“老家”也有过在田埂上奔跑、在茵茵绿草中找寻野花和草莓的记忆,但那些田埂,也正随着村庄的空心化,变成部分留守人家冷清的宅基地。如同《百年孤独》中故事所呈现的那样,一个家族的没落,一个村庄的诞生、兴旺、衰落和消亡,似乎都是注定的。时间的手一挥,就变成了永远的珍贵。

  这种“注定”,是因为摧枯拉朽的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这种趋势本身似乎本无什么可置喙的,比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沿渡河镇汗石村,原来卖20元一袋的水泥,背进山的人工费就要120元,村民搬迁安置后,房子新了,出行方便了;比如安徽省的梁墩村,因水源保护,村庄将整体搬迁到5公里之外,安置点周边的配套设施很齐全,小学、幼儿园、菜市场、超市、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社区卫生、物业管理等公共设施都有,对于原本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的村民来说,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些变化中,发展和改善似乎令人欢欣鼓舞。然而,如同旧城改造中人们一再痛心疾首呼吁的那样,文化的保护传承不可忽视。上述村庄的城镇化,都是人去村空,一弃了之。“千城一面”难受欢迎,“千村一面”同样悲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委员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委员孙贵宝呼吁:不能让“楼群一片”消灭“蛙声一片”。委员周祖翼也格外忧心地指出,一些珍贵的有形及无形的乡土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瓦解、消亡的危险,村落消亡,文化损失将无可弥补。

  这种文化遗产,包括许多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民居、街巷、书院、寺庙、祠堂、园林等。单以民居建筑为例,比如云南的白族和纳西族建筑因较具特色,各界也多有保护的呼声,但部分汉族村庄的民居同样不失特色,却少有保护之说,未来是否只能到某个民俗公园中寻找标本?除了这些有形的文化,还有传统习俗的遗失和消亡,农家手工活儿的断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等。

  城镇化背景下,许多村庄不可避免地萎缩甚至消亡。保护和发展,如何两全?树立文化自觉,规划先行、保护为重自然是必要的。而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活配套,使乡村更宜居,留得住人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比如报道中提到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倮莫村,带着“要是人都走了,村子就死了”的担忧,打算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一个“蒙自和个旧城里人向往的彝族文化旅游村”。但当村民都逐渐住进别墅,在商业化与民俗保护之间,仅凭村民一己之力能否兼顾,令人担忧。

  此外,“一个村子,应该有一个史、一个志”,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提醒,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不能忽视文化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转移和植入,他呼吁,应给予濒临衰微的村落以现代化的“临终关怀”,让农业文明有尊严地离去。这未尝不是必要的。

  □ 本报评论员 陈伶娜

 

 

  文章来源:光明网-春城晚报 2014-06-14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请给宗祠一个栖身的安静角落
下一条: ·“美丽乡村”遭遇文化凋敝难题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
·[沈昕 张梦奇]徽州村落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青海村落民俗文化志丛书》正式启动·[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
·[刘爱华]从生活化到景观化:村落民俗传承的一种实践路径分析·[刁统菊]我为什么选择了“横顶”?
·[张士闪]进村,写好当代村落民俗志·[张士闪]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
·[安德明]作为范畴、视角与立场的家乡民俗学·[王素珍]流动的家乡风味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张士闪]学者与民众: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的视角融合
·[白晓梅]内蒙古裔美国学者包国义及他的科尔沁村落民俗系列调查记录·大数据如何为古村落画像?
·中国各地拯救正在消失的传统村落·[刘晓峰]对家的眷恋让年味常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