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兰州低碳过2014年清明
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是清明的核心。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华林山、卧龙岗、和平牡丹园等处公墓发现,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外,网络祭扫、时空信箱、乐曲祭祀、鲜花祭祀等低碳又环保的祭奠方式正在逐渐兴起。
1、低碳祭祀渐入人心
3月22日,兰州市迎来今年清明祭扫的首个高峰。一大早,市民吴成弘随同父亲来到华林山公墓区,缅怀已去世6年的爷爷。他们在墓碑前摆放了一束菊花,随后清洁了一下墓碑,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吴成弘说,而往年他们都会在爷爷墓碑前焚烧纸钱、花篮及用纸做的别墅、轿车、手机等祭祀用品。
记者在该墓区注意到,墓碑前市民祭祀时焚烧的纸灰寥寥无几,现在更多的是鲜花、水果和点心。
在兰州市殡仪馆记者看到,标有“文明祭祀,共享蓝天”、“我不收费,您不烧纸”、“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推进文明生态祭扫方式”等倡导低碳文明祭扫的宣传条幅随处可见。
该馆附近马路两边有近20家经营祭祀用品的店铺,“今年什么都不好卖,”这是这些店铺老板们的同感。“今年买黄纸、纸钱的人比往年少了很多。鲜花又嫌价格高,问的人多买的却很少。而花圈、纸楼房等大件又不让烧,销售情况更不用说。”一家花圈店老板介绍,许多来祭扫的市民宁可掏15元钱买一束鲜花,也不愿买5元钱的纸钱焚烧。
常年以流动方式经营的赵秀云主要销售香蜡、纸钱等小型祭祀品,往年清明节平均每天能销售上百元的货,今年情况也很不好,“有时一天销售十一二元,有时甚至一天都不开张。”赵秀云说。
随后,记者走访卧龙岗、和平牡丹园等公墓,所见所闻与华林山公墓如出一辙。
绿色、低碳祭祀日渐成为清明祭祀的新风尚。兰州市殡仪馆党政办主任令峰告诉记者:“以前临近清明,纸灰漫天飞舞,满院子都是,现在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从近期扫墓情况看,今年的祭扫形式向着文明、低碳的方式转变。祭祀用品少了花圈、别墅,取而代之的是鲜花、水果。
2、新祭祀方式环保又时尚
每到清明时节,多数市民通过燃烧纸钱、花圈等形式祭扫。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对人体健康也有害。
令峰说,文明低碳祭扫是多年来倡导的祭扫新风尚,民政部门每年都有一些具体要求,今年清明节的要求是:大力推广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树立清明祭扫新风。
为全力营造文明祭祀的新风尚,清明期间,兰州市殡仪馆为每户祭扫群众免费提供一支鲜花,并积极倡导祭扫者采用网络祭扫、时空信箱、乐曲祭祀、鞠躬献默、敬献鲜花、植树浇水、擦碑扫墓等文明、节俭、环保、健康的祭祀方式。
令峰告诉记者,为积极配合“蓝天工程”,兰州市殡仪馆还开展了“您不烧纸,我不收费”活动,即不烧纸不收取卫生费。另外,去年兰州市殡仪馆对三座焚烧塔进行了拆除,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民众,现在绝大部分民众祭扫都不带花圈及逝者的遗物来烧了。
在百度中搜索“网上祭奠”可以发现,各个著名网站都纷纷建立了网上公墓、纪念馆等,进入纪念馆“陵园祭扫”页面,即可为被纪念人上香、点烛、献花、献供、献祭以及发表留言、祭文、上传相片。
除了网络祭奠,采访当天,记者在兰州市殡仪馆看到,一张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写有“时空信箱”的盒子,旁边放着蓝色信封和一些信纸。令峰介绍,这是他们今年在我省率先推出的“时空信箱”,扫墓群众可用墓园免费提供的专用信笺和笔,通过现场写信给已逝亲人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者写好信后装入信封投入“时空信箱”,清明节期间,兰州市殡仪馆将举行庄重的仪式,集中将这些信“寄出”,完成祭奠者的心愿。时空信箱’得到了广大祭扫民众的积极响应,已有好多市民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哀思。”
3、赋予丰富的节日文化新内涵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那么,新兴祭祀方式会是否淡化清明文化内涵?我们又该赋予清明怎样的新内涵?
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柯杨认为,网络祭扫、时空信箱等新型祭祀方式,既提升了民俗文化内涵,又环保时尚。也为远在异乡或是因工作忙而抽不出时间上坟的人们提供了较为便捷的祭奠方式。
柯杨表示,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日,正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同时,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上的,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变化,传统节日要完整保存下来可能性已经不大。“新的祭扫方式会在形式上对清明节形成冲击,但不管形式怎么变,人们的内心深处还是遵从‘慎终怀远’的情感。”
“文明低碳祭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赋予传统节日更为丰富的文化新内涵。柯杨认为,现在许多人对清明节内涵的理解是片面的,焚烧纸钱和遗物只是扫墓活动之一,清明节实际上融合了踏青、郊游、蹴鞠(踢球)、荡秋千、放风筝、戴柳圈、插柳等多种活动,只不过一些活动被淡忘。地方上应该发挥优势,丰富节日的内容,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但这不是靠一两句话、一个政策就能改变的。人们在心理上接受新形式的祭扫活动还需要一个过程。
“烧纸钱毕竟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演变传承下来的。多元化祭奠方式的推广,城市居民可能会接受的快一点,但农村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留传统的祭祀形式。”柯杨说,传统民俗只有真正和时代贴近,植根于现代人的生活才能获得延续和发扬。
文章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4-03-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