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艺60年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李修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12 | 点击数:3316
 


 

  2014年3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支持的“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60年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民间文化、民俗学、艺术人类学等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郎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副所长汤晓青,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贺嘉、分党组书记罗杨,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向云驹,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祁连休、色音、吕微、安德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陈泳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杨利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侯仰军、刘晓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邢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学苑出版社编辑刘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付帅,《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项江涛,《民间文化论坛》编辑刘勍,连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李宏复、杨秀、李修建、关祎、汪欣、侯百川等,近40位专家学者悉数到场。会议由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主持。

  刘锡诚,1935年出生,山东昌乐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就职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等单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刘锡诚早年活跃于文艺阵线,是一位卓越的文艺评论家和散文家。1990年以后专心治学,以其深厚的理论积淀、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致力于民间文学、民俗学、原始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老而弥笃,孜孜不倦,迄今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著作100多部,发表论文上千篇,取得了惊人的学术成就,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国内民间文艺研究领域泰斗级的学者。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邓佑玲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代表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色音代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分别发表讲话。

  与会学者围绕刘锡诚的学术历程、学术著述、理论观点和治学精神等方面展开探讨。与会学者指出,刘锡诚的学术经历贯穿民间文艺学发展史,他始终紧跟时代前沿,旁涉多个领域,强调跨学科的整体研究,其研究体现出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与会学者对于刘锡诚的学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他耗时六年完成的《中国原始艺术》以及在70多岁高龄出版的近百万字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认为二书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会学者对刘锡诚的治学精神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他以“边缘人”自况,淡薄名利,专注科研,勤奋异常,笔耕不辍,同时又颇具担当意识,热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进程。除了刘锡诚的学术成就,学者们对他宽厚朴实、蔼然谦逊、关怀后学、奖掖后进的高尚品德也敬仰赞叹不已。大家一致认为,刘锡诚先生的为学为人,足为学界楷模,世人风范。

  研讨会后,大家齐唱《生日歌》,庆贺刘锡诚先生80岁寿辰,祝愿刘先生身体健康,学术之树常青。

  (李修建 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人类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沉痛悼念我会顾问王文宝先生
下一条: ·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下)
·[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上)·[周争艳]刘锡诚先生微传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