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亲子节目备受追捧、央视《父母爱情》热播,到社交平台晒全家福、讨论家风。“家文化”为何持续升温,并在春节期间成为热门话题?
“家文化”的回归,除了春节期间厌倦虚拟社交的报复性反弹外,其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是最主要的原因。比如,“不怕吃亏”、“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等信条在家风中被反复提及。在作家冯骥才看来,共性内容恰恰说明,传统文化的根还在百姓心里,需要由家庭带到社会,由社会变成美好的东西再回到家庭。
有学者认为“家文化”热,是“正能量”热的一种具象化延续,追忆家风、翻看老照片、回顾成长故事,除了唏嘘“时间都去哪儿了”,更是温暖切实的“自我治愈”。作家陈忠实当年高考落榜,是父亲朴实不过的一句“天下农民,一大层人啊”,让他重燃斗志。而音乐人黄国伦回顾自己走上音乐之路,正是源自父母“不枉此生,忠于自己”的鼓励。他后来创作出经典爱情歌曲《我愿意》,成为事业的敲门砖。重新唱起这首歌,他感叹,“当你对爱说我愿意的时候,整个人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有学者比喻这些回忆,“就像过节时在桌上摆出的肉冻,虽然已经被时光凝固了,但送到嘴里就会化出一缕绵长的香味”。
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家文化”是大家对某些社会现象说“不”的一种回应。作家王蒙表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道德的规范有点放松”。此时讨论家风,“对逐渐建立起人们能够自觉接受的道德规范有积极意义”。也有学者指出,面对啃老族、月光族、熊孩子、弃养老人等“问题热词”的接力出现,“家文化”的回归暗示着每个社会成员以家庭为起点的“自我纠偏”。就像一位富二代口中的家风说得很实在:“不啃老,不坑爹。”学者张颐武从“家文化”热中看出了中国“421家庭”幸福定义的回归。年轻的父母逐渐意识到,把孩子抛给父辈将会导致亲子关系缺失,很多人开始思考家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他们正在往成功的定义中加入一枚叫做“家庭幸福”的砝码。
有意思的是,在央视关于家风的访谈中,一个重庆小朋友的“神解读”让很多人忍俊不禁,他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回来打我一次”。这在勾起许多人儿时挨打回忆之时,也让人反思传统棍棒教育的得失。张颐武说,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而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而所谓‘传统’在新的时代,是否全部适用,也将通过‘家文化’在公共空间的讨论而不断优化。”
文章来源:中新网-文汇报 2014年02月10日 08:39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