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莞城敬老院第一任院长彭坤仔家中采访。资料图片
“东莞可能是承受最多偏见的中国城市。”近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调研团队集体采写的《东莞人:讲出自己的故事》(以下简称《东莞人》)一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该书的副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胡传吉介绍,师生们走出大学校门,牵手地方政府,用讲故事的口吻,向社会“传达有文化的东西,感受文化的体温”,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校地合作
学生调研穿街走巷,“挨了闷棍”也成长
最近两年,随着旨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出台,协同创新成为国内高校紧迫的任务。作为传统上“拉不动GDP”的人文科学,如何“接地气”,参与协同创新?这成为摆在国内高校人文学科面前的一道难题。
《东莞人》一书是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与东莞莞城区开展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结晶。该书的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李炜说,此次以中文系师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莞城街区开展实地民俗田野调查,用中文人“独特的视角和叙述表达方式”,采访当地普通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人故事,采访对象超过100人。从前期准备、采访到后续的整理核对,整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采访对象多是土生土长的东莞本地人,对于东莞故事,他们有着最真实鲜活的珍贵记忆。根据录音,师生们整理出约77万字的《东莞人》,是充分“接地气”的“文化产品”。
这一步迈出学校,走进东莞,师生们付出了很多。李炜倾尽全力,整合了校内外资源:为了弥补中文系学生方法论的欠缺,他请中文系民俗学教授刘晓春一起设计、研讨调研方式,并对同学们进行辅导;请中文系副教授胡传吉做总领队。李炜还借助校友资源,请东莞莞城区牵线,逐一敲定“刁钻而稀奇古怪的”采访对象。
2013年7月,在“恶补”了莞城历史、采访技巧和田野调查方法后,在中大中文系3位教师带领下,该系从大一到研二的11名同学赶赴东莞。调研一直持续了两个月,10余名师生分成6组,每组2~3人。按照建筑街道、莞城人和民俗风情3个主题,小组成员们每天穿街走巷,调查了各个行当、总数近100人的生活史,包括企业家、退休革命家、水利局退休干部、中学老师、中心小学校长、莞城体校老师、NGO机构、残疾艺术家和普通市民等。
当亲历第一次采访时,这帮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是直呼“像是被打了一记闷棍”。“90后”谢冠琦是调研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她的第一位受访者是自力更生的残疾人伍志强。伍志强似乎不太愿意分享他的故事与生活,总喜欢用一两句话含糊带过。同学们的首战败北,却尽在胡传吉的预料中。“一开始安排采访残疾人,就是给他们设个难题,给学生打一记‘闷棍’。”胡传吉认为这有利于锻炼大家迅速转换角色。一次次采访下来,让这群平日里整天与书本打交道的大学生快速地成长起来。
开门办学
找到介入社会改革与提升德育水平的路径
当调研结束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次能“很好证明自己”的经历。调研让大家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团队合作。这次实践,也让中文系师生收获了信心,证明中文人也是“接地气”的人。
其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中大中文系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多年前,因痛感学生笔头不过硬,读书思考不够,时任中文系系主任的黄天骥教授在中大中文系立下规矩:大一新生1年内要写100篇作文;大二要写8篇读书报告。此举从1986年起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形成本科4年内每位学生都有特定教师指导的“全程导师制”。如今的“校地合作”是这一制度化措施的合理延伸,适度强调了实践训练。
如今,年近八旬的黄天骥教授对这次参与调研的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看来,这是对中文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尽管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存在一定的学科局限,但这次锻炼让中文系学生全方位浸润了中文学科、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知识,这非常符合学科交融的教育目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7日 05 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