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人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接地气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新“校地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记者 吴春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5 | 点击数:5498
 

学生们在莞城敬老院第一任院长彭坤仔家中采访。资料图片

  “东莞可能是承受最多偏见的中国城市。”近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调研团队集体采写的《东莞人:讲出自己的故事》(以下简称《东莞人》)一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该书的副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胡传吉介绍,师生们走出大学校门,牵手地方政府,用讲故事的口吻,向社会“传达有文化的东西,感受文化的体温”,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校地合作

  学生调研穿街走巷,“挨了闷棍”也成长

  最近两年,随着旨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出台,协同创新成为国内高校紧迫的任务。作为传统上“拉不动GDP”的人文科学,如何“接地气”,参与协同创新?这成为摆在国内高校人文学科面前的一道难题。

  《东莞人》一书是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与东莞莞城区开展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结晶。该书的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李炜说,此次以中文系师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莞城街区开展实地民俗田野调查,用中文人“独特的视角和叙述表达方式”,采访当地普通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人故事,采访对象超过100人。从前期准备、采访到后续的整理核对,整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采访对象多是土生土长的东莞本地人,对于东莞故事,他们有着最真实鲜活的珍贵记忆。根据录音,师生们整理出约77万字的《东莞人》,是充分“接地气”的“文化产品”。

  这一步迈出学校,走进东莞,师生们付出了很多。李炜倾尽全力,整合了校内外资源:为了弥补中文系学生方法论的欠缺,他请中文系民俗学教授刘晓春一起设计、研讨调研方式,并对同学们进行辅导;请中文系副教授胡传吉做总领队。李炜还借助校友资源,请东莞莞城区牵线,逐一敲定“刁钻而稀奇古怪的”采访对象。

  2013年7月,在“恶补”了莞城历史、采访技巧和田野调查方法后,在中大中文系3位教师带领下,该系从大一到研二的11名同学赶赴东莞。调研一直持续了两个月,10余名师生分成6组,每组2~3人。按照建筑街道、莞城人和民俗风情3个主题,小组成员们每天穿街走巷,调查了各个行当、总数近100人的生活史,包括企业家、退休革命家、水利局退休干部、中学老师、中心小学校长、莞城体校老师、NGO机构、残疾艺术家和普通市民等。

  当亲历第一次采访时,这帮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是直呼“像是被打了一记闷棍”。“90后”谢冠琦是调研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她的第一位受访者是自力更生的残疾人伍志强。伍志强似乎不太愿意分享他的故事与生活,总喜欢用一两句话含糊带过。同学们的首战败北,却尽在胡传吉的预料中。“一开始安排采访残疾人,就是给他们设个难题,给学生打一记‘闷棍’。”胡传吉认为这有利于锻炼大家迅速转换角色。一次次采访下来,让这群平日里整天与书本打交道的大学生快速地成长起来。

  开门办学

  找到介入社会改革与提升德育水平的路径

  当调研结束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次能“很好证明自己”的经历。调研让大家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团队合作。这次实践,也让中文系师生收获了信心,证明中文人也是“接地气”的人。

  其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中大中文系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多年前,因痛感学生笔头不过硬,读书思考不够,时任中文系系主任的黄天骥教授在中大中文系立下规矩:大一新生1年内要写100篇作文;大二要写8篇读书报告。此举从1986年起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形成本科4年内每位学生都有特定教师指导的“全程导师制”。如今的“校地合作”是这一制度化措施的合理延伸,适度强调了实践训练。

  如今,年近八旬的黄天骥教授对这次参与调研的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看来,这是对中文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尽管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存在一定的学科局限,但这次锻炼让中文系学生全方位浸润了中文学科、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知识,这非常符合学科交融的教育目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7日 05 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黄永林]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有待加强
下一条: ·[董晓萍]民俗学人文学科建设的模式[1]
   相关链接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